于幸泽个展再续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

“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展览现场
3月29日,由策展人王萌策划的于幸泽个展“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在寺上美术馆拉开序幕,作为寺上美术馆2014年的首个展览,在延续2013年底以“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群展开启的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的同时,也首次以个展的形式独立呈现“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中参展艺术家的系列个案。

左起策展人王萌、艺术家于幸泽、寺上美术馆馆长刘凤洲
关于展览系列的延续,寺上美术馆馆长刘凤洲依然从美术馆的性质和建构谈起,与文化部紧密的合作关系需要寺上美术馆在展览选择上或多或少要与体制发生关系,而相对独立的展览项目和学术研究则让寺上美术馆能够提供实验性场地,“在这一系列展览中,我们计划在展出一位接受国外艺术教育的艺术家后再展出一位完全接受国内艺术教育的艺术家,以此形成对比,并对当下的艺术教育体制形成冲击”。

而本次展览的主角于幸泽就是一位有着七年(2001-2007)德国艺术教育经历的艺术家,于德国创作的作品、归国后的创作以及记录于幸泽德国、中国生活创作的纪录片构成了展览的全部,策展人王萌的解释是两部纪录片分别是艺术家的第一和第二世界,现场展出的作品则是第三世界,也即视觉世界。两个时期的创作风格在展厅中形成明显对比,包括色彩的变化、绘画方式的改变、化纤材料画布的使用等。在王萌看来,这些变化似乎迎合了春天的到来,气泡、圆圈、蝴蝶、昆虫等元素的介入彻底摒弃了早期的哲学和批判色彩,进入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心世界。

据刘凤洲介绍,于幸泽个展也是迄今为止寺上美术馆展出作品最多的个展,足以说明美术馆在延续展览系列上的力度,“既为策展人和艺术家提供尝试的机会,也希望通过展览为艺术家寻找藏家,将艺术家推向国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