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利记举办“构设之架”
艺术家 康海涛
康海涛的最新作品在力利记艺术空间展出,引发了不仅仅是关于艺术审美的思考,更是触及了生命和时间的神经末梢。采访中,当问及关于世界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的时候,康海涛回答是生命—赞美或祈求,忏悔或愿望,甚至是对地球、宇宙等不同空间维度的生命思考。生命的思考是无需挑剔的,创作上,康海涛同样认为,做人也和画一样,要贯通;用什么创作,在什么载体上表达,都无需刻意选择。
一个物件,如果引发了思考、想象,那么它就已经被看做了一件艺术作品。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却是带着艺术的“标签”去观看、欣赏作品,将自己和对象预设在某一固定的知识系统中;如果能够产生某一结果,那也肯定是“预设的结果”。
《消失(扔出去....消失掉的....螺旋状扩散开来)》 77x107cm 纸板丙烯 2005
《纪念南怀瑾先生2012.9.29》 55x77cm 纸板丙烯 2012
在康海涛看来,结果是偶发的,甚至没有开始,这种观点在其创作过程中有着清晰的思路。对具象和抽象的界定,这件事本身就是个悖论,两者任何一方单独存在都是不可能;而对视觉上的形式进行类型化,必然遭遇作品非视觉内容的消融,康海涛说,这就是创作过程、心理过程——具象和抽象属于这样的同质异构。因此,为求最大程度的表达自己,康海涛放弃预设而选择偶发,放弃形式而选择生命,以便获得创作的自由。
但这种自由亦非全然放弃主动权,使自身处于游离甚至被动的状态;主动权从起始的预设而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它不是被动的对立,而被动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主动的诠释者。康海涛特别关注创作中细微的变化,哪怕是一点一画,或点的大小笔画的长短,他都能敏锐地感知到,或许,这正是他自己对绘画表达与自由的理解。面对一张空白的纸、画布,初次落笔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人关注位置,有人期待形式,更有人寻踪它们的轨迹,但作品最后的效果,可能连艺术家都无法料想。康海涛坚信这一点,也是这一观点的实践者。
《无题2013.11.2》 78x111cm 纸板丙烯 2013
《无题2014.7.20》 52x76cm 纸板丙烯 2014
由此,是否预示着我们既无从预想也无从解读这样的作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康海涛这次展出的作品,从其题目上看,会迷惑不少观者;绝大部分以“无题”出现,但并非以“无题”为终,几乎所有的名称都“无题+年月日”的形式,即便作者自称这些作品都取名为“无题”,但从对时间的烙印来看,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题”。这或许能够打消一般人对抽象、几何绘画重复问题的邂诟。康海涛对抽象表达的描述更是佐证了这一点,他说,如果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点,当心足够宁静的时候,必须要在另外一个位置画上一条线,才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感受。这种细微的情感丝语,在创作中是极其脆弱的,哪怕一丁点的干扰都有可能半途而废,永逝不复。
因此,我们从康海涛的作品中看到的线条、几何、支架都随之释然,它们不再是固定、独立于某一张纸或油布上并被其界限“软禁”的单幅作品,而是通过情感在日期/时间上的折射显现出整一的抽象,它们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画面中的每一落笔,都意味着下一落笔的各种状态和结果,当然,这种状态和结果并非艺术家所能控制和左右,而是如同程序植入到了电脑中,电脑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执行这样的命令,它的主动性则体现在被动的完成过程中。
《无题2014.9.13》 80x101cm 纸板丙烯 2014
《无题2014.10.18》 90x120cm 布面丙烯2014
《无题2014.10.20》 120x90cm 布面丙烯 2014
展览场景
展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