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利记举办“构设之架”

作者:高勇图片提供:力利记艺术空间 2014年12月13日 资讯展览
艺术家 康海涛
艺术家 康海涛
康海涛的最新作品在力利记艺术空间展出,引发了不仅仅是关于艺术审美的思考,更是触及了生命和时间的神经末梢。采访中,当问及关于世界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的时候,康海涛回答是生命—赞美或祈求,忏悔或愿望,甚至是对地球、宇宙等不同空间维度的生命思考。生命的思考是无需挑剔的,创作上,康海涛同样认为,做人也和画一样,要贯通;用什么创作,在什么载体上表达,都无需刻意选择。
一个物件,如果引发了思考、想象,那么它就已经被看做了一件艺术作品。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却是带着艺术的“标签”去观看、欣赏作品,将自己和对象预设在某一固定的知识系统中;如果能够产生某一结果,那也肯定是“预设的结果”。
《消失(扔出去....消失掉的....螺旋状扩散开来)》  77x107cm  纸板丙烯  2005
《消失(扔出去....消失掉的....螺旋状扩散开来)》  77x107cm  纸板丙烯  2005
《纪念南怀瑾先生2012.9.29》  55x77cm  纸板丙烯  2012
《纪念南怀瑾先生2012.9.29》  55x77cm  纸板丙烯  2012
在康海涛看来,结果是偶发的,甚至没有开始,这种观点在其创作过程中有着清晰的思路。对具象和抽象的界定,这件事本身就是个悖论,两者任何一方单独存在都是不可能;而对视觉上的形式进行类型化,必然遭遇作品非视觉内容的消融,康海涛说,这就是创作过程、心理过程——具象和抽象属于这样的同质异构。因此,为求最大程度的表达自己,康海涛放弃预设而选择偶发,放弃形式而选择生命,以便获得创作的自由。
但这种自由亦非全然放弃主动权,使自身处于游离甚至被动的状态;主动权从起始的预设而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它不是被动的对立,而被动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主动的诠释者。康海涛特别关注创作中细微的变化,哪怕是一点一画,或点的大小笔画的长短,他都能敏锐地感知到,或许,这正是他自己对绘画表达与自由的理解。面对一张空白的纸、画布,初次落笔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人关注位置,有人期待形式,更有人寻踪它们的轨迹,但作品最后的效果,可能连艺术家都无法料想。康海涛坚信这一点,也是这一观点的实践者。
《无题2013.11.2》  78x111cm  纸板丙烯  2013
《无题2013.11.2》  78x111cm  纸板丙烯  2013
《无题2014.7.20》  52x76cm  纸板丙烯  2014
《无题2014.7.20》  52x76cm  纸板丙烯  2014
由此,是否预示着我们既无从预想也无从解读这样的作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康海涛这次展出的作品,从其题目上看,会迷惑不少观者;绝大部分以“无题”出现,但并非以“无题”为终,几乎所有的名称都“无题+年月日”的形式,即便作者自称这些作品都取名为“无题”,但从对时间的烙印来看,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题”。这或许能够打消一般人对抽象、几何绘画重复问题的邂诟。康海涛对抽象表达的描述更是佐证了这一点,他说,如果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点,当心足够宁静的时候,必须要在另外一个位置画上一条线,才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感受。这种细微的情感丝语,在创作中是极其脆弱的,哪怕一丁点的干扰都有可能半途而废,永逝不复。
因此,我们从康海涛的作品中看到的线条、几何、支架都随之释然,它们不再是固定、独立于某一张纸或油布上并被其界限“软禁”的单幅作品,而是通过情感在日期/时间上的折射显现出整一的抽象,它们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画面中的每一落笔,都意味着下一落笔的各种状态和结果,当然,这种状态和结果并非艺术家所能控制和左右,而是如同程序植入到了电脑中,电脑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执行这样的命令,它的主动性则体现在被动的完成过程中。
《无题2014.9.13》  80x101cm  纸板丙烯  2014
《无题2014.9.13》  80x101cm  纸板丙烯  2014
《无题2014.10.18》  90x120cm  布面丙烯2014
《无题2014.10.18》  90x120cm  布面丙烯2014
《无题2014.10.20》  120x90cm  布面丙烯  2014
《无题2014.10.20》  120x90cm  布面丙烯  2014
展览场景
展览场景
展览场景
展览场景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