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策展研究计划第一回,用“策展身份”进入绘画
4月20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AMUNA策展研究计划”第一回在南艺美术馆开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向来以一群年轻策展人的活跃在艺术领域为人所知。本次“AMUNA策展研究计划”由李小山担任出品人,年轻策展人在自身工作和身份的基础上,将对策展以及策展人身份以及策展现场的问题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探讨。
第一回的主题为“策展身份”,由林书传、徐轩露总策划,邀请6组艺术家/策展人在三个展厅用5个展览同时展开直接的对话。问题的提出基于艺术家对当下展览策划的积极参与与补充。那么艺术家与职业策展人面对同样一个主题的策划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在“AMUNA策展研究计划” 第一回中,策展人林书传也以“绘画”为切入点,希望以6个展览项目为参照来回答我们所面对的策展身份问题:1、如果我们要谈的是“策展”不是“策展人”,人能直接准确的确定身份,“策展”属于一种行为或者是一种结果,其身份如何确定? 2、我们是需要“策展”还是需要“策展人”? 3、不同身份/职业的“策展人”在“策展”中有何区分?
绘画研讨会
“绘画研讨会”策展人王麟、参展艺术家宗宁
“绘画研讨会”有王麟作为策展了,邀请了戴陈连、雎安奇 、康学儒 、林 科 、刘成瑞、谭天、谭英杰、王云冲、宗宁、朱荧荧10位并非专注绘画的艺术家,让他们创作绘画作品来呈现一种从绘画外部,在保持一定距离之上的观看。
“关于绘画的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被解决,也许与绘画保持一定距离的创作者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不同的创作及观看的视角。适当的“距离”是此次讨论的限定条件。参与此次讨论的嘉宾有导演、策展人、设计师、媒体撰稿人、还有主要创作方向为新媒体、行为、摄影、装置类的艺术家。区别于名人绘画与素人绘画,他们的绘画创作出发点是带有当代意识和问题性的。让我们从每位创作者的绘画理由出发。
“关于绘画的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被解决,也许与绘画保持一定距离的创作者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不同的创作及观看的视角。适当的“距离”是此次讨论的限定条件。参与此次讨论的嘉宾有导演、策展人、设计师、媒体撰稿人、还有主要创作方向为新媒体、行为、摄影、装置类的艺术家。区别于名人绘画与素人绘画,他们的绘画创作出发点是带有当代意识和问题性的。让我们从每位创作者的绘画理由出发。
“绘画研讨会”展览现场
宗宁作品
行为艺术家刘成瑞绘画作品
行为艺术家刘成瑞绘画作品
林科绘画作品
林科作品
林科绘画装置
林科绘画装置
谭英杰作品
谭英杰作品
戴陈连作品
戴陈连绘画作品
雎安奇作品
去写生
“去写生”展览现场
“去写生”由孑孓社(戴陈连、冯兮、贺勋)策划,蔡东东、陈文波、付根利、郭强、贺勋、雎安奇、李振华、宁浩翔、伍伟、于瀛、曾宏等艺术家参展
在2016年12月底时,孑孓社在北京tong gallery+porjects策划了题为“去写生”的群展。此展览在公共的、表面的意义上讨论了绘画工作中被忽略或遗忘的一个基本动作:写生;而更深的线索依然是延续孑孓社对于当下艺术发展、状态和现象的关注,且同时于展览实践中提出问题,继续探索着策划行为作为创作行为的可能性。
陈文波作品
时隔两年,孑孓社在对艺术问题和策划问题的广泛的洞察和深入的思考基础上,将于此次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策划展览“去写生”;此次“去写生”展览是前一次“去写生”展览的重复,重复的意义既是延续也是应证。在展览本身的意义上是完全的对于“展览”的重现,类似于艺术活动中的写生再现或临摹再现,是将过往时间中发生的展览重新拉回当下,其中关切的问题本身即是奇异错乱的悖论,关于时间,关于艺术的发展,关于艺术家工作的进展,关于艺术生态中“展览”活动的状态。重现孑孓社的某次策划,既是对自身工作的质问,同时也是更广泛地对展览现状的疑问的表达;在展览内容中重现上次展览内容,一样是对创作本身(动机、惯性等)的疑问:我们的工作有没有变化?我们有没有变?我们的问题变了吗?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吗?等等等等。基于以上,策展人将展览、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宣传海报、展览前言、布展方式、展陈方式等元素尽可能的复制重现,从北京到南京,从2016到2018,希望此次展览依然转瞬即逝,或许由此生灭重现,它获得了自己的命。
于瀛作品,成为本次“去写生”中唯一一件真正的写生作品
展览现场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家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展览现场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作为艺术家于瀛个人项目呈现,2016年,于瀛在南艺美术馆的个人项目“金陵冬季学院”中虚构了另一个展览的筹备过程,那个虚构展览的内容是关于南京地区的一场不曾发生的地下现代艺术运动。“地域画家”作为“金陵冬季学院”项目的续篇,则是一场从筹备到落地的真实展览。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
徐累作品
于瀛对前辈艺术家的四件作品(沈涛《丰收之歌》、苏天赐《新篁》、叶浅予《西藏少女》、刘海粟《法国女人》)中所带有的浓厚的“异乡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成为于瀛再次在南艺美术馆开展展览筹备工作的组织原则,展览集结了中国现当代对于绘画最有见地的十四位画家(阿斯巴甜、沈涛、董鹤、段建宇、黄静远、林晓、刘海粟、倪军、秦槐、苏天赐、王璜生、王之博、徐累、叶浅予)的作品,目标聚焦于绘画工作的地域性/地方主义,这些艺术家或从南艺毕业之后远离南京工作、或身上背负典型的新中国美术的地域线索、又或者常年在不同国境迁徙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工作。展览分为“远方信”、“航线图”、“故乡戏”三部分。上次展览中声音消散在风声中的虚构艺术家秦槐,在此次展览中继续着幽灵般的存在。此次展览作品大多借自不同机构个人和美术馆的收藏,作品从创作之后经历不同地区的流转展览到收藏,再藉由展览的缘由汇集至南京,也像刚刚经历过一场迁徙。
董鹤、王之博作品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展览现场
墙上的摄影为段建宇作品,策展人为其在展览现场搭配了一根“真实”的莲藕
段建宇作品
“金陵冬季学院II 地域画”也由叶浅予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出发构成
物质与制图
“物质与制图”杜雨青作品
“物质与制图”由康学儒策展,邀请杜雨青、葛雅静、姜吉安、那林呼、郎粲、刘雨佳、王宁德、王若含、伍伟、杨心广、张佳星参展,
半个多世纪以前,围绕什么是构成绘画特有的属性有过巨大的争议。时过境迁,再谈什么是绘画,什么是装置,什么是影像等,是极其不明智的,一方面用材料类型来谈艺术,无异于自套枷锁,似乎只有保守的学院主义还在这么坚持。另一方面,什么是绘画似乎又是个不言自明的事实。那些千篇一律挂在墙上的有图像不就是绘画吗!毫无疑问,挂在墙上的那些的确是绘画。但我们要明白,那是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被规定了的绘画;是被格林伯格们所定义的平面性的绘画。那么,绘画脱离了平面画布和色彩之外,是不是还存在一种绘画的东西。当然,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绘画放到它的原初,这样我们才会意识到,绘画最原始的意义在于制图,即用某种物质材料制作出带有某种指示性的图像。但是,当绘画变成一种独立的审美时,原始的制图被增加了,或者说独立发展出各种规则,比如,透视、结构、色彩、空间等等。这是除了制图之外人们赋予绘画的东西。因此上,“物质与制图”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绘画,运用各种材料按照绘画的审美原则来制造得图像。正如美国艺术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谈论自己的作品时说“新的作品,较之绘画,显然更像雕塑,却更接近绘画。”在这里,如果把雕塑换成其装置、摄影、影像,这句话依然成立。
“物质与制图”展览现场
杨心广作品
王宁德作品
那林呼作品
那林呼作品
葛雅静、姜吉安作品
刘雨佳作品
不在服务区
“不在服务区”展览现场
“不在服务区”由刘益红、阳芷倩担任策展人,是对一次网络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讨论。在策展人看来,包含定位、互联、局域,以架设和支付的等展开的控制,已经致人类日常生活的“不在服务区”成为一种“无地方”(no space),而艺术恰好提供了“不在服务区”的一种遁术。
“我们必须从道家的“逃遁术”、“隐遁术”、“搬运术”中发明出新的遁术,在全局控制下的现实中以华丽的姿势劈开一个任意门,艺术的前卫与存在唯有在遁术中自证可能。我们在地域性的物质中冒出,在不同物质的地域中再现,在媒质的可逆性轨道中幻化。
张如怡作品
展览现场
李明作品
曾澍作品《Hi》
段宫来《画地为牢》
段宫来《画地为牢》
阳芷倩《电力婴儿》
《电力婴儿》局部
《电力婴儿》局部
《电力婴儿》局部
《失联》
展览现场
朱玺《黎明》
《黎明》(局部)
胡为一作品
胡为一作品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