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无人生还再看江湖
听过的人捧腹,没听到的人都在着急打探去哪儿听相声儿,这就是江湖。
无人生还小组由宗宁、王洋组成,兄弟二人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抱歉总是傻傻分不清楚。由于“相声”是限量供应,在798可谓是场场爆满。在仁艺术中心的798主场中,前排也摆着大方桌,摆着瓜子花生茶水,特别不拿场地当非专业选手。就连帮忙报幕的小朋友都被欢乐的气氛影响,将节目单报错,下次报幕时,自己往上一站都乐,忙摆手称,别笑,严肃点,我是报幕的!
无人生还小组由王洋、宗宁组成(从左到右)
节目单有《梦艺生》、《大展览》、《艺术堂会》,既有一路从圆明园、东村讲到草场地、黑桥的黄粱一梦,也有对于展览华丽操作的调侃。在相声里,诸多艺术家、重要的艺术作品、艺术事件以一种演义的方式再度呈现,令人啼笑皆非。圆明园生活的艰难、紧张的气氛、那些结伴筛沙子的艺术家们,朱发东的《此人出售》、张洹《12平米》、宋冬的《哈气》等经典作品的不时出现,在笑声中无疑唤起了一种回忆。而开辟自己的美术馆“我跟海姆”、与“多杀几头驴”就能与骑驴长征空间、保定公社一起将“艺术保定”开的红火热闹、把北京房价抬高整成雾霾的水墨“大展览”,诸如这样的桥段,更是令到场的艺术家捧腹大笑。
这是讲给圈里人听的笑话,也只有内行人才能听出门道,恰恰是以这种公开的调侃方式,来谈论这个圈子总最隐秘而又核心的问题,圈子化的门道和问题,需要重新面对,并有面对的勇气。这种传统而轻松的形式成为了建立重新对于艺术系统思考的通道。同样,内容的圈子化也使得作品本身其实在面对大众传播之时的局限性。
展览由崔灿灿策划,恐怕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台词儿是你的写的吗?”自己也被调侃成为坐着三蹦子进村的“烂烂”,崔灿灿摆摆手表示, “真不是我写的。他们自己写的!”作为由崔灿灿、孙原、彭禹、李梁策划的当代艺术展的特别项目,后续同样令人期待。
展览现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和摄影系的宗宁、王洋,2012年成立无人生还小组,两人在小组之外各自保有独立的创作线索,曾经在黑桥共同使用一个工作室的二人,最初是希望在二人的专业完成一种整合,也作出相关的尝试,以二维绘画本身完成对于空间的构建,与摄影作品形成场景上的并行。但他们最终选择了更为身体性表演的创作方式。从《人渣》到《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无人生还小组接受意大利采访》,都完成了对于公众事件的介入,而模拟的假采访更是他们对于类表演性的首次尝试。从两人共同的爱好“听相声”出发,他们将传统的曲艺形式转化成为自己的创作形态。从最初在“反转基音”到“乡村洗剪吹”的尝试,二人终于将这种形态进一步成熟化,形成这次的独立项目“绿林道”。
“无人生还”是出自两人都颇为偏爱的小说名称,不是一场全面的杀戮,反而是希望大家都好好过着的寓意。曾经在微信以连载形式发表的侦探小说《夜雨》,如今看来也是二人对于文本本身的训练。
在朋友圈,刚看到一篇宗宁写的文章《真的有月薪三万的文案么?》,点进去才发现,此宗宁非彼宗宁。认错人的尴尬好在无人看到,但转念一想,谁说咱艺术圈就没有值得这月薪三万的好文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快到江湖里来!
无人生还小组与策展人崔灿灿一同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