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笃定与酣畅:何燕明雕塑艺术回顾展"在北京798宇达艺术空间展出

2024年5月21日 资讯展览
 
2024年5月19日, “生命的笃定与酣畅:何燕明雕塑艺术回顾展”在北京798“宇达艺术空间”举办了开幕仪式。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何燕明先生遗孀孙碧霞,何燕明先生长子、雕塑家、设计家何布,何燕明先生之女何薇,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春清,七星集团副总经理杨进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教授,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邹锋教授,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天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教授、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教授,清华大学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晞,北京零艺术中心主任、零艺术馆馆长李莫唯,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教授,清华美术学院杜教授杜宏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王小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任世民,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乔迁,中国国家画院雕塑所所长邓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冯崇利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徐邦跃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道生先生,《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教授,山西宇达集团董事长卫恩科,以及艺术界同仁及媒体朋友。

展览策展人、《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教授主持开幕式

 
展览策展人、《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教授主持开幕式
 
 
展览策展人朱尚熹在开幕致辞中提到,虽然何燕明先生一辈子多才多艺,经历坎坷,但是,学院式雕塑家、地下进步青年、激情诗人是他人格和艺术的基本底色。何燕明先生早年在国立艺专授业于留法雕塑大师程曼叔和周轻鼎,50年代初参加过大型室外雕塑《中苏友谊纪念碑》的创作与放大塑造,何先生已具有很高的学院雕塑修养。经历风波后,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全身性投入到学院的教学与各种管理工作。他与雕塑创作相隔了长达40年之久,在90年代末以70岁高龄操起雕塑刀,密集性创作了大量的土陶雕塑,在业界引起巨大的反响。作为一个具有地下进步青年身份的老革命,他一辈子以螺丝钉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奉献于任何时刻和任何岗位。作为一位激情诗人,他对人、对事真诚热情,忧国忧民,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在雕塑上同样体现出诗人般的畅快和激情。
 
何燕明先生遗孀孙碧霞女士致辞
何燕明先生遗孀孙碧霞女士致辞
 
何燕明先生的遗孀孙碧霞女士在开幕式上说:“今年是何燕明逝世11周年,也是他的98岁冥寿。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正好举办了他的作品回顾展,如果何燕明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教授
《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
《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
清华大学人居集团董事长吴晞先生
清华大学人居集团董事长吴晞先生
山西宇达集团董事长卫恩科先生
山西宇达集团董事长卫恩科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邹锋,清华大学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晞,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春清,七星集团副总经理、798艺术区总经理杨进维,《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社长在开幕式上先后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观展现场
观展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何燕明先生的雕塑与绘画作品85件,其中雕塑62件,绘画23件。在文字部分除了有何燕明先生的基本介绍以外,还有数首诗歌代表作。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由山西宇达集团主办,《雕塑》杂志社作为学术支持。山西宇达集团在雕塑界的盛誉不仅仅体现在遍及全国和走出国门的青铜铸造产品,还在于它拥有雕塑艺术的大量收藏和雕塑名家的博物馆群。根据其量与质的情况,说它是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全生态基地一点也不为过。在他们的名家博物馆中就有“何燕明先生雕塑馆”,本次展览在798 推出“何燕明先生雕塑回顾展”说明该企业在弘扬中国现当代雕塑的担当和广阔用意。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以后,嘉宾们举行了何燕明雕塑艺术的专题探讨会。研讨会上,专家们就何燕明的艺术暨不平凡的艺术生涯举行了多维度的交流性发言,气氛热烈。其成果将会对何燕明艺术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何燕明先生
何燕明先生

何燕明(1926—2013),笔名:晏旻、柯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先后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书记、科研处处长和《装饰》杂志主编。

1926年7月出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专美术师范科。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本科雕塑系。1948年参加南京地下党文艺分委领导下的“文印组”工作。南京解放后,即由地下党组织转入南京军管会属下的南京文工团美工组工作,后调入南京文联担任美术部副总干事、南京文化局美术室负责人。1953年代,雕塑《英雄的朝鲜妇女》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1954年 参加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主题雕塑《中苏友谊像》的放大制作工作,担任中方雕塑工作组组长。1956年 雕塑《工人像》获江苏省青年美展一等奖。1956年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后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院业务秘书,主持工艺美术研究所日常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历二十余年的苦难后。1978年夏重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装饰美术系、装潢系、史论系和雕塑系开设有“素描”、“雕塑基础”、“装帧设计”、“宣传卡设计”、“编辑学概论”、“人物动态速塑”和“肖像速塑”等课程。1996年在法国巴黎、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国内多家美术馆及海内外艺术家收藏。2002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督导、《装饰》杂志顾问。2009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何燕明作品
何燕明作品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