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中国青年雕塑家的“敲山震虎”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9月9日,由刘礼宾担任策展人的“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作为第七届苏州金鸡湖艺术节的主题内容之一,“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也是金鸡湖美术馆自2012年开馆以来,首次举办的雕塑主题类艺术展。展览邀请了8位艺术家中青年艺术家,展出27组作品。
策展人刘礼宾
苏州是一个传统氛围十分浓厚的城市,进入老城区依然可以非常具体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空间场域,正是这样强烈的气息,让所有进入其中的当代艺术,都会在不经意中回望向传统。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民族屈辱和经历落后环境下的向西方学习之后,经济崛起的当代中国如何重新确立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地位,成为文化转型的关键。所以“如何在当代感”中传达传统性,也成为本次雕塑展览的关键。
郅敏《天象四神-青龙》710×120×400cm 陶瓷、金属 2017
郅敏《天象四神-朱雀》620×150×220cm 陶瓷、金属 2017
在策展人刘礼宾看来:“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将目光集中于部分在当代雕塑语言的传统转型方面具备一定品质的艺术家,参展的八位艺术家,黄智涛、刘戎路、仇越、杨淞、尹朝阳、曾健勇、张伟、郅敏在其作品中,都对传统进行了有效的转化,无论是在自身宗教信仰中,或是长期临摹宗教雕塑壁画的影响下,还是对传统山水画论的研究,以及对文化人的借鉴,或是针对民间传统雕塑工艺的理解,他们均能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融于自身创作”。
展览现场
仇越《睡》120×50×130cm 树脂铜箔 2016
仇越《大眼》60×60×15cm 树脂铜箔 2017
在现场展出的作品中,前厅的是郅敏的两件以“朱雀、青龙”这样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方位的神灵入题的大型装置雕塑。3位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艺术家刘戎路、仇越以及杨淞对通常出现在石窟、寺院的中国传统雕塑在形式上的借鉴并融入自身状态、经验与思考,又呈现出与传统迥异的当代气质。而在张伟、黄智涛的雕塑作品中,艺术家更多得表现了在传统文化中对自己心性修炼,在黄智涛的木雕作品中,从早期较具体的作品逐步做减法,将形象中的个性模糊,借用对雕塑语言极致化的试验,将当下“孤独”的共性传达出来。
张伟作品展览 现场
张伟《赤#2》110×93×114cm 综合材料 2015
张伟《苍》 120×110×100cm 青铜 2013
而尹朝阳和曾健勇,是两位分别从不同绘画领域进入雕塑的作者,尹朝阳从油画入手,从早期的意识形态逐渐转向了通过油画语言表述传统山水画的内核,与他展出的油画作品“在嵩山”中对山水空间和体量的写生相对应的是他将从嵩山带来的石块,以一种“意向”的方式拼接。曾健勇则是一位在当代水墨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在近期的创作中,他将水墨的手法、材质和叙事方式运用在雕塑创作和空间建构中,通过雕塑、绘画以及现成品在展厅搭建一块“传统”的领地。
尹朝阳作品展览现场
尹朝阳《嵩山崇拜-闪电》80×41×160cm 底座80×56×30cm 嵩山石 2015
如果说在传统在当代中推进的尝试,构成了8位艺术家的共同性,那么对雕塑语言中的“物性”的深入探讨,则可见当代雕塑语言的丰富性。艺术家郅敏的作品以传统陶瓷为基底,却为其赋予一种当下的“光鲜”质感,曾健勇在雕塑中运用了宣纸这种水墨材质,也将绘画性带去其中,杨淞更是将泥塑这一中国传统雕塑的材质同树木相结合,更为形象的传达除了生命的气息。
杨淞《艮-3》140×230×159cm 雕塑 2016
杨淞《艮-3》140×230×159cm 雕塑 2016
杨淞《艮-3》现场
正如艺术家张伟说的那样,“敲山震虎”,或许难以直接的撬动传统之山、当代之山、浮躁之山,但确实是一种对艺术家自身的警醒。正是这些个体在创作中自我的磨练,将艺术推向更远的未知。
刘戎路展出现场
刘戎路《the evening star is the moring star》局部作品3 尺寸可调 综合材质、铸铜 2016
刘戎路《the evening star is the moring star》局部作品1 尺寸可调 综合材质、铸铜 2016
曾健勇《复乐园》600×600cm 综合材料 2016
曾健勇《复乐园》局部
曾健勇《复乐园》局部
黄智涛 作品展览现场
黄智涛 作品展览现场
黄智涛《行走的男子》香樟木 2014-2017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