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木美术馆,看露西·斯帕罗的艺术史狂想曲
如果不是看了应该艺术家露西·斯帕罗在木木美术馆的个展“艺术史狂想曲”,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些存在于书本中的艺术史画作真实的尺寸究竟有多大,而将不同年代的作品放置在一起,对比感又有多强烈。

7月6日暮色降临时分,北京飘起了小雨,798艺术区内木木美术馆所在的主路临时封路,为即将到来的夏日夜晚嘉年华做最后的准备。晚上六点,美术馆内媒体预展开始,展厅内露西·斯帕罗用“毛毡”仿作的一件件艺术史作品揭开了真实的面容。
展览史无前例地汇集了艺术史上70余件最重要的作品,早至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历经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画作、现代主义的先锋尝试,近至活跃于当代的艺术名作。在艺术家与美术馆的策划之下,整部艺术史以一种极其柔软与生动的方式跃然呈现在观众面前。




出生于1986年的英国艺术家露西·斯帕罗,名声鹊起于社交网络中创造的各式“假”商店项目,她曾在伦敦、纽约、和洛杉矶建立便利店、超市、甚至成人用品商店,与众不同的是商店里的多至几万件商品都是以毛毡缝制的仿品。2016年,为了庆祝英国女王90岁生日,BBC委托斯帕罗用毛毡对英王王冠进行了再创作;2018年,爱马仕委托斯帕罗对其位于加州比弗利山庄的旗舰店橱窗进行了设计。
“艺术史狂想曲”作为露西·斯帕罗第一次与美术馆机构的合作,同时也是她在亚洲范围内首个展览项目,从艺术的维度,对于艺术语境内的“模仿”“挪用”“作者性”等观念进行了延续的探讨。据悉,在过去的两年内,木木美术馆通过与英国泰特美术馆、荷兰国家博物馆、比利时皇家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法国罗丹美术馆等全球十五余家本次展览所涉及作品原作收藏机构的支持与合作,全球各大美术机构的馆长和策展人在本次展览中带来各自对原作品的学术解读和专业视角,极大地丰富这些毛毡艺术作品的知识与解读空间。




延续露西·斯帕罗可爱化日常物品的传统,艺术家为展览特别创造了一系列限量版的衍生产品,开启观众的收藏意识,同时可以让观众将一部分“艺术史”带回家中珍藏。
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