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虚线”在星空间画廊开幕
6月25日,夏至之后最炎热的一天,下午韩磊与孙彦初的展览“虚线”在星空间画廊开幕。

韩磊与孙彦初的展览“虚线”

孙彦初作品《虚构集》

韩磊使用光栅材料创作的作品,给人一种童年即视感,像是在格尺上的光栅图画,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图像呈现
策展人海杰说:两位艺术家之所以做并置展出,一方面,鉴于他们同为河南籍艺术家的这种地缘脉络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他们作品内在的某种互动关系上,包括在布展上我也强调这种交叉互动的关系。确实,在展厅内韩磊的两组作品被分别放置在两头,而孙彦初的作品则悬挂在另外两面相对的墙上。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基于对视觉语言的呈现,并注重深刻的挖掘图像背后的含义。作品被分开放置,在连贯中显示出作品独立的一面,在分散里也可以感知到作品共通的逻辑。关于这次展览的主题“虚线”,海杰是这样解释的:虚线,作为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是交通规则中的灰色地带,它提示了超越、掉转及变轨,成为交通运行中的调节机制、自由意志。本次展览的两位艺术家韩磊和孙彦初,他们的创作实践恰好体现出这种“虚线”机制,并且触及了更为开阔的语言边界和图像逻辑。

相对于从左侧看到的图像,正面的这张作品更接近我们所想象的原作本身

从右侧看,作品又出现了不同的色彩

相对于早期的作品,韩磊近期的作品对光栅材料的使用更为娴熟,光栅截面不仅局限于几何图形,近期的作品所呈现的形态更为复杂
韩磊的作品中使用光栅材料制作,这种材料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科技,早期曾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韩磊使用这种材料,来重新诠释女明星照片和各种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图像,韩磊说:“光栅这种材料并非高科技材料,我内心对高科技的态度是排斥的。光栅材料是过时的科技,是时代的象征。它是一种平面,传统的,但不用电,它就能产生变化,这使我产生了挖掘材料本身各种可能性的想法。我的图像没有过多的隐喻,而是选择展示简单图像的丰富性。”

韩磊 《花》 156x110cm 光栅影像 2015

韩磊 《目光》90x120cmx3 光栅影像 2016

韩磊 《椰树》156x110cm 光栅影像 2015
相对于韩磊作品中的直接呈现,孙彦初的作品则多了一些覆盖涂抹与嫁接。《迷途》中孙彦初有意拍摄乘车过程中一闪而过的路口,而《虚构集》中,在这一连串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作品之间的似有似无的联系。孙彦初说:“我喜欢拍照片,收藏照片,又喜欢画画。《虚构集》是基于收藏照片而创作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在平衡照片和绘画的关系,在原照片中我会保留自觉有意义的部分而篡改另外的部分。我的本意是破坏照片原本的叙事性,这一举动有可能推进原本的叙事,也有可能走向反面,但绝不会停留在照片原本的叙事基础上。这是一种对原作进行的涂抹与再创造”

孙彦初《迷途-山远》115x86.2cmx4联 绢上喷墨打印 2012

孙彦初《迷途-山远》细节

孙彦初《风尘记》45x45cm 明胶卤化银 2012
展览将持续到7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