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力量,马秋莎北京公社第二展
3月8日在北京公社开幕的马秋莎个展主题叫“静电”。“静电”是一种日常生活经常能遇到的物理现象。特别是进入秋冬季干燥的北方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细致入微而又无处不在,当你感受不到的时候经常给你突然的意外的能量。
当你试图从“静电”的意义去看展览里艺术家作品的时候,这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作品都跟静电的意义完全没有关系。整个展览一如既往的清新,作品《红、白、黄》是一个三屏组成的录像作品,艺术家拍摄了由血、乳汁、尿液结成的薄膜覆盖冰砖,摄像机呈现了这三个固态冰逐渐融化的过程,融化过程中薄膜的形象越来越清晰。整个作品非常抽象,通过物理学的一个过程,呈现的是日常状态,并通过这个过程提示我们被忽略了事物背后的秩序与力量。
同样《致S》,四个冰柜里放着去头去尾的黄瓜、茄子、胡萝卜、白山药。马秋莎认为:“作品题目里的S是个不固定对象,你可以理解成Sequence(序列),Small(小号),Su Wenxiang(苏文祥,艺术家的男朋友),我只是想把这样的日常背后的秩序提示出来。”
这是马秋莎在北京公社的第二个个展,相比较她第一个个展里男女互相撕破连体衣服展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与破裂,一如既往貌似平静背后,体现的是艺术家从夸张走向个人趣味更加精致化和精确化。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极其细微的观察后做出的尝试后呈现的作品几乎抹平了视觉上的张力,艺术家更加在乎的是细微的呼吸。而这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讲是比较常见又危险的尝试。此类作品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展示,很难进入到繁杂的观众流的眼睛里。马秋莎在跟画廊合作前的作品“口含刀片的亲口诉说”给大家带来了极大震撼,到有了跟北京公社合作后的“撕破连体衣”,到这次的“致S”。明显能看到视觉效果上的逐渐淡化,细微敏感性的逐渐强化。我们无意评论作品的好坏,但至少一个平台的展示保证,使得艺术家不用去担心观众能否看懂这样简单而又无奈的问题,不管这是艺术家的能量,还是画廊的能量,估计更不是静电能带来的能量。
同样《致S》,四个冰柜里放着去头去尾的黄瓜、茄子、胡萝卜、白山药。马秋莎认为:“作品题目里的S是个不固定对象,你可以理解成Sequence(序列),Small(小号),Su Wenxiang(苏文祥,艺术家的男朋友),我只是想把这样的日常背后的秩序提示出来。”
这是马秋莎在北京公社的第二个个展,相比较她第一个个展里男女互相撕破连体衣服展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与破裂,一如既往貌似平静背后,体现的是艺术家从夸张走向个人趣味更加精致化和精确化。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极其细微的观察后做出的尝试后呈现的作品几乎抹平了视觉上的张力,艺术家更加在乎的是细微的呼吸。而这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讲是比较常见又危险的尝试。此类作品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展示,很难进入到繁杂的观众流的眼睛里。马秋莎在跟画廊合作前的作品“口含刀片的亲口诉说”给大家带来了极大震撼,到有了跟北京公社合作后的“撕破连体衣”,到这次的“致S”。明显能看到视觉效果上的逐渐淡化,细微敏感性的逐渐强化。我们无意评论作品的好坏,但至少一个平台的展示保证,使得艺术家不用去担心观众能否看懂这样简单而又无奈的问题,不管这是艺术家的能量,还是画廊的能量,估计更不是静电能带来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