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作者:超凡 2021年9月21日 资讯展览
2021年9月19日,“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于798艺术区“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正式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的家庭史”展览现场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的家庭史”展览现场
该展览通过呈现10位同学的家庭史物件与29份家庭史写作文本,以对话访谈,收集物品的方式,打捞、拼凑家庭的记忆碎片,经由家庭媒介档案,重返二十世纪。策展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洪喆、执行策展人王雅婷、学术顾问北京大学艺术史教授朱青生、策展顾问裴蕾、参展人员出席本次开幕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洪喆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理念。王洪喆老师指出,二十世纪,是距离当代人最近的世纪,它具体而微地塑造了时下人们的处境思考、行为方式,然而它的真实的展开过程却变得愈发陌生、难以辨认。而借助媒介物与家庭史,能帮助我们溯源而上,打捞这些失落的可能与另类的理想。
媒介物是时间的纹理,构成记忆的本体,十位创作者提供的物件,成为媒介通道,向人们提供返乡的线索,重建非个人化的记忆和情感档案。媒介史的“非线性”特征,能指引人们走入多重分支的深度过往。家庭史作为融合了口述史访谈、物质性材料和媒介史研究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跨学科工作,成就了对于行动和仪式的研讨,千禧一代笔下的二十世纪,普通劳动阶层的生命历程与中国社会变迁相互交错,既勾勒一部私家历史,也会成国家崛起线性时间背后真正的重量。
策展人王洪喆发言(秦若晨摄)
策展人王洪喆发言(秦若晨摄)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先生从“媒介与媒介”出发,指出“千禧一代家庭史”是新媒体的状态之下对旧的媒体进行回望的时候所作的调查、研究和反省。这一代出生之前刚有互联网,而在他们呀呀学语的时候已经有了社交媒体,如今他们在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开始回溯前辈们使用的传统媒体。他们没有使用旧媒体的经验和记忆,却有猛然的惊异变化之激励,其中意义的解释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一种媒介对人的作用,是一种人的问题的显现,由此集中呈现为一次当代艺术。
通过媒体的具体用器、技术和设备如何不断变化,来揭示人在媒体的作用之下媒介关系的调整和变迁,而这种变迁常常是历史的,又是地方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媒介关系的揭示构成了一种对于过去的关怀,这种关怀不但是一种经验,更重要的是对过去的一种回望。回望有时候会越过现在的状态,形成对事物的反省,尤其当反省的人正处在一个更新的变化之中和寻找方向与前途之时。
学术顾问朱青生发言(秦若晨摄)
学术顾问朱青生发言(秦若晨摄)
执行策展人王雅婷对展览作总体介绍。“噢——孩子们:千禧一代的家庭史”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迁徙:何以为家” 讲述了家庭出发,迁离,离别与适应的故事。第二部分“成长:从女孩到母亲”中,千禧一代发现,在自己成中过程中永远的“大人”——母亲,原来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完整个体。第三部分“劳作:水系与珠链”,则讲述了自然如何影响经济社会,这一部分中,分别位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两家人,因水系而改变了生产方式。第四部分“休闲:‘黄金时代’的造梦机”以书刊、磁带、唱片与游戏机等媒介,以“造梦工具”的前世今生,讲述休闲、娱乐如何与时代交织、紧扣。
执行策展人王雅婷发言(秦若晨摄)
执行策展人王雅婷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丁芷宁、甘鹏祺、季俊豪、栗子、马银岭、申彤、童玥、薇薇安、张懿(部分参展人为化名)分别就自己的展品故事进行介绍。
参展人季俊豪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季俊豪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童玥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童玥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张懿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张懿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甘鹏祺发言 (秦若晨摄)
参展人甘鹏祺发言 (秦若晨摄)
参展人丁芷宁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丁芷宁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薇薇安发言 (秦若晨摄)
参展人薇薇安发言 (秦若晨摄)
参展人栗子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栗子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申彤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申彤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马银岭发言(秦若晨摄)
参展人马银岭发言(秦若晨摄)
执行策展人王雅婷对展览作总体介绍。“噢——孩子们:千禧一代的家庭史”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迁徙:何以为家” 讲述了家庭出发,迁离,离别与适应的故事。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第二部分“成长:从女孩到母亲”中,千禧一代发现,在自己成中过程中永远的“大人”——母亲,原来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完整个体。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第三部分“劳作:水系与珠链”,则讲述了自然如何影响经济社会,这一部分中,分别位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两家人,因水系而改变了生产方式。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第四部分“休闲:‘黄金时代’的造梦机”以书刊、磁带、唱片与游戏机等媒介,以“造梦工具”的前世今生,讲述休闲、娱乐如何与时代交织、紧扣。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 北京大学家庭史写作文献展开幕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5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