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编辑:林莉图片提供:金鹰美术馆 2022年7月31日 资讯展览
风景除了被看见,还可以被听见?4月29日,南京金鹰美术馆今年春季首展——“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就呈现了一次独特的“声景”体验。这次展览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声学媒体实验室主任鲁安东担任策展人,参展作品跨越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设计、音乐科技、公共艺术等声景设计类别,让观众在200米高空的云端文化客厅——金鹰美术馆,体验和思考我们感知世界的基本媒介——声音。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展览现场,金鹰美术馆
“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展览现场,金鹰美术馆
从宇宙空间的音信、山谷巨构的鸣响到城市檐下的低语,在科学领域转向人文领域的潮流中出现的声景概念,其发展历史已有几十年。在其他专业的深度支撑下,这次展出的7组艺术家作品中的声景设计,分别进行了创造性地转化与整合。与我们常见的艺术展览不同,这场展览更像是一场科研成果的展览,参展者大多是高校的教授、建筑师。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展览现场,金鹰美术馆

 
“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展览现场,金鹰美术馆
 
“重要的不是说“声景”到底可以做什么,而是我们在当下想要用“声景”来做什么。”在策展人鲁安东看来,与纯艺术装置不同的,这些作品设计的本质是连接,通过设计让前沿的声学科技走向普通人的生活,把科技拉回到一个人文的发展轴上。也许正如他所说,“声音构成了未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一座可能的桥梁,而设计则为这座桥梁提供了关键的蓝图。”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窦平平《檐下耳语》
窦平平《檐下耳语》
在展览的开始,LanD Studio创始人窦平平用作品《檐下耳语》展示了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声景”基础设施设计。策展人鲁安东则作为参展艺术家,与声音艺术家殷漪合作设计了《三声庭》。伴着展墙上“世界以声音之形显现于我之前”“创造声、赋形声、想象声”“我听故我在”三个声音对听觉的未来意义的发问,自然中的鸟声、从自然声中攫取出来加入汽笛等人工声音的段落、人体胸肺部和呼吸心跳的声音,达成了从自然、城市到人的变迁。在展厅还设计了用框架搭的一个关于尺度的概念,观众走过去会有很强的身体感,从与人相关的门框的尺度到美术馆的尺度,再到纪念性的尺度。远远看过去,还会有透视和接近游戏的体感。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鲁安东、殷漪《三声庭》
鲁安东、殷漪《三声庭》
由邱艺芸、师丹青、李子晋及团队联合创作的作品《宇宙八音盒—Cosmusica》是一件“实现人与宇宙在声音层面上实时互动”的新乐器,通过将宇宙各方向的波数据转化为人可以感知的声音形态,它旨在让观众具有看到和听见宇宙交响曲的能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育帆带领团队创作的《一幡风顺》声景装置位于九寨沟口的林卡(园林)内,是九寨沟震后修复的一部分。而在《聆听的方法》这一作品中,由声音艺术家殷漪与建筑师庄慎联合创建的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用三个研究型设计项目,系统地探索了从听觉和声音的维度进行空间营造的工作方法。
殷漪、庄慎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 《聆听的方法》
殷漪、庄慎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 《聆听的方法》
殷漪、庄慎 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聆听的方法》
殷漪、庄慎 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聆听的方法》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邱艺芸、师丹青、李子晋及团队《宇宙八音盒》
邱艺芸、师丹青、李子晋及团队《宇宙八音盒》
在展览的结束,来自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的作品《秦淮音河24小时》则以贯穿了南京不同城区与时代的城市母河——秦淮河为叙事主线,将空间上的秦淮河流域与时间上的南京市民24小时生活相对映,形成一次漫游河上、夜入长江的听觉旅行。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秦淮音河24小时》
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秦淮音河24小时》
在展览进行之际,紫金奖·大学生声景设计营也即将启动,面向全国设计相关专业大学生,以当代声学科技与设计领域的前沿交叉为主题,该奖项将让学生在跨学科协同设计的情景下,与顶尖设计师、科学家和科创企业密切互动,本次“万籁”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则将作为评委,助力声音与艺术的先锋探索。在策展人鲁安东看来,“有原创力,真的把科技用起来”是他评选作品的重要标准。而这次展览可以看作奖项的预热。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朱育帆 《一幡风顺》
朱育帆 《一幡风顺》
特别的是,为促进当代声学科技与设计领域的进一步融合,鼓励引导相关专业学生和行业人员了解声音文化、运用声音科技,声学媒体实验室联合苏州国际声学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声学学会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还将共同创办“中国声景设计奖”,每年一届,在全国范围内邀请声学与设计融合的创新设计成果参加评选。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黄文菁 《山谷音乐厅》展览现场
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黄文菁 《山谷音乐厅》展览现场
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山谷音乐厅
山谷音乐厅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31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