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牡丹淘宝卖 黄可一个展“击鼓传花”开幕
高鹏、黄可一、黄笃合影(由左至右)
击鼓传花NO.21
2016年4月9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击鼓传花”黄可一个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圆满开幕。展览展出了黄可一从去年开始创作的全新系列作品42余件。
展览现场
击鼓传花 NO.35
击鼓传花 NO.36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当然应该用大数据说话。而经过艺术家黄可一调查,当你在淘宝网输入“艺术画”三个字的时候,41.28万件宝贝跃入眼帘,而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竟然是牡丹画。黄可一说:“牡丹画之所以那么受欢迎,这和它悠久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对于牡丹画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在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中,牡丹就已经登台亮相,但时至今日这一传统主题已经很难进入当代艺术的视野。
展览现场
黄可一表示,公众审美与当代艺术之间有一条鸿沟,而我作为艺术家来说,想要去了解这样的鸿沟是怎样形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它目前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从这个点开始,我开始了一系列关于牡丹花的创作,包括后来去到专门画牡丹的河南洛阳的平乐村进行调研。在平乐村从小孩到老人,几乎人人都会画牡丹。而我做所有关于牡丹花的作品,就是想引发大家对于大众审美与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击鼓传花 NO.1
击鼓传花 NO.28
策展人盛葳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典型符号,牡丹肇始于人工培植,其美学也建构于近千年中国人世俗哲学的吉祥心态。在今天,伴随商业和消费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推动,这种审美迅速演化为一种社会现象——传统被加固。在这个没有边界的新世界背后,黄可一找到了将其作为产业的牡丹村,并沿着这条线索寻找中国牡丹的起源、国画牡丹图的历史、国民传统审美的基础,以及一系列元素在网络时代形成的新系统。通过“击鼓传花”探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定义与边界在今天的复杂融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黄可一以从淘宝购买国画牡丹“样本”的行为作为起点,重建了一个传统主题的当代美学与商业的双重模型,其中不但包括他对洛阳牡丹村的社会调研,也包括基于3D图形的计算机多维模拟、复合媒体表演,还包括对“产品”的线上众筹与出售等后续推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典型符号,牡丹肇始于人工培植,其美学也建构于近千年中国人世俗哲学的吉祥心理。在今天,伴随着商业和消费的迅速崛起,这种审美迅速演化为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击鼓传花”,黄可一力图深入探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在今天的复杂融汇。
击鼓传花 NO.40
击鼓传花 NO.41
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