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展——12位年轻艺术家齐聚黑桥非盈利空间
《吴清》展于8月15日在黑桥艺术区的“分泌场”、“我们说要有空间于是就有了空间”、“透明工坊”三个非赢利空间开幕,展览以策划人吴清的名字命名,而参展艺术家则以自己名字命名作品。每个人用作品指向自己,也消除了单体作品在文本上的指向,以极强势和个人的态度,构建起观众与艺术家直接对话的现场。
分泌场展示空间
艺术家姚薇把家里的灶台上摆放的调料移动至展厅,而她的住处仅仅离展厅20多米
姚薇家的植物和杂物
化妆品
另外,姚薇还把家里的挂扇延伸至展厅,停留在它本不该停留的物理空间中,它的运转依赖于姚薇工作室的供电,强调出三组平移过来的日用品组合原来的现场,它们像穿墙而来,以《姚薇》的名义带着它们原来空间里的痕迹来到姚薇所在的另一个现场。
何迟临摹了王羲之的《何如贴》,其中有“何”也有“迟”,即作品《何迟》,他以《何迟》的名义,试图对此贴做出更正:《何迟贴》
艺术家卜云军的摄影作品,像一张黑色的画,上面布满了涂抹的笔触和痕迹。艺术家试图用摄影呈现黑色和光的关系。
另外,卜云军还带来十件用手机拍摄的作品,均是他对日常生活片断性的选择。
宁浩翔作品《宁浩翔》,文本、书写、绘画的三位一体
艺术家粱半的作品《梁半》,投影在纸箱上的视频中,梁半骑着一辆被绳子拴住的自行车,重复着骑车、摔倒。
艺术家李仁靖的作品《李仁靖》分为三个部分,投影、电视机视频以及一篇阐释的文字,她选取概念,并按照阐释的逻辑试图重新排列为一个整体,从“嬗变”一词出发,进入到人们对“习以为常之物”的对立面中,投影里是放大的女性的生殖器与各种器具的接触,观者反应各异,有人会笑,有人觉得生理不适,产生噁心、紧张等情绪。
李仁靖作品中的视频文字部分,将文字转换为图像的不明的叙事,闪烁的电视破坏了阅读
吴彬作品《吴彬》,烟头从杯子里长成了一棵树
无人生还的作品《无人生还》,两个人依次轮流写一个字,直到写成一条贯穿墙面的直线。文字的内容在被设计好的规则里,变成没有具体指向的字的组合,但里面的局部或许拥有意义。
杨俊岭作品《杨俊岭》,他用打火机一点点地烧去自己的体毛,而火成了视频里除了月亮唯一的光源,在闪烁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过程和细节。
陶辉的作品《陶辉》,艺术家陶辉(男)在作品中扮演成一位具有民族特征的女性,以人类学的方式分析自己的身体构造,并做出推断。陶辉试图通过这件作品在物质的身体与精神的身体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
艺术家刘旭东的作品《刘旭东》,这是艺术家第一件用煤制作的作品,他用煤和泥的混合物塑了自己头部,以刘旭东的替代物在火焰里烧制,这件作品本来计划以现场的方式进行烧制,鉴于场地的限制提前一天烧制完成。
被烧制过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