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再定义 时代美术馆带来“网络时代”新讨论
12月12日,展览“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开幕,届时还有项目“开放的实验室——中日园林”同时面对观众开放。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话题,在这个展览上具体到了这些作品中使用的现代科技、新型媒体等等,是如何存在于生活,又被艺术家独立在生活之外提醒人们“网络时代”所产生的特殊的生命状态和思维方式的。
帕克·依托《夜里吃了一点芝士条》2015
策展人沈瑞筠在开幕时说道,在这个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时代美术馆的馆长赵趄的支持依旧才得以让这些需要高成本去调研和制作的作品得以实现,也才能实现让她对“网络时代”下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变化持续的追问。这次展览带来7位(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从观念、材料到呈现方式上,全方位地打开了人们基于这些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产生的经验,这些经验或许已经引起大家的反思,或许只是作为习惯身在其中,但是这些作品却用它们的方式提醒了人们这些被人忽略的、习以为常的方式和力量。
西塞尔·图拉斯《迷宫-味道分子式》墙上纳米微压上漆 尺寸可变 触碰墙壁激活味道 2015
艺术家西塞尔·图拉斯调配出了四种味道,关于人、水、城市和自然,它们被作为涂料涂抹在一个白色迷宫的墙面上,当人们走进去的时候,便会在其中闻到不同的味道,人们凭借对味道的追寻在其中行走,也凭借对味道的记忆寻找出路,而这些味道能够唤起的是人们对自身和社会感觉深处的体验。
西塞尔·图拉斯与《艺术界》合作的项目,杂志最后有一页特殊的纸张,摩擦后气味便会散发
在这次展览“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中,关于“网络”和“园林”的讨论涉及到这些科技和工具是如何独立于人的思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在这个议题的基础上,《艺术界》以媒体的身份在展览中尝试用三维空间转换杂志专题内容的传播方式,。其中参展艺术家西塞尔‧图拉斯在12月的《艺术界》中实现了通过嗅觉来“阅读”的纸上作品,人们只要通过摩擦纸张便能闻到艺术家西塞尔·图拉斯特意调制的关于广州的四种味道。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关于优步的调研结果》刘井彬&李丽琼 关于网络熟人社会的调研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关于优步的调研结果》刘井彬&李丽琼 关于网络熟人社会的调研
丹尼尔·斯蒂曼·马格内蒂《幻像(以我之名的动物野兽王国)》虚拟现实环境,眼镜,动作捕捉系统
在丹尼尔·斯蒂曼·马格内蒂的作品《幻像(以我之名的动物野兽王国)》中,人们可以带上眼镜看到一个虚拟的森林空间,来回走动便身临其境。而CAMP则将拍摄的视频素材放于网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素材并在线剪辑成新的影片,从而生成新的语意。
CAMP《在回声萦绕的盒子里工作的人》双频高清录像
cAMP《装卸矩阵》高清合成视频,现场观众可以在网站上随意剪辑这些素材合成自己的影片
杨俊找了五位名叫杨俊的人,在美术馆的空间合影,开幕现场杨俊消失,这五个杨俊来到现场与观众见面杨
杨俊《杨俊与杨军》2002
李启万《变形金刚:预制作》中英文彩色高清影像 2014
另外,还有“开放的实验室——中日园林”在美术馆中开幕,艺术家梁硕和郑国谷分别带来了他们对“园林”这一议题的思考和呈现。梁硕将美术馆中的废料按照园林的的解构搭建成一个特殊的园林,而郑国谷则把园林中的元素简化成玻璃的贴纸包裹住空间,让“园林”于“在”与“不在”之间,唤起人们过去和现在的记忆。
“开放的实验室——中日园林”项目,梁硕用美术馆废料堆积出来的园林
“开放的实验室——中日园林”项目,郑国谷的《单晶园》将园林里窗户化作贴纸,将整个空间笼罩起来,人们透过这些半透明的贴纸可以看见室外模糊的景象
《艺术界》12月刊发刊,以及对参与这次展览项目相关细节和观念的说明与交流
第33期《艺术界》专题“系统崩坏”评论发布项目,一次媒体从纸面走向三维空间的尝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