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年轻艺术家在太湖畔霓美术馆,一场当代艺术与植物艺术跨界展
霓美术馆很远,但是值得一去。从金鸡湖驱车前往位于太湖畔,几乎需要穿越整个苏州城区。作为国内第一家以“色彩”为主题的当代美术馆,霓美术馆便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魔菇未来营。

霓美术馆外景
6月7日下午我到达霓美术馆时,正是展览“佛洛拉的客厅”开幕之日。这是霓美术馆疫情之后的首次展览,邀请了张钊瀛、崔译、周林玮、王晨、徐子芸、潘子申六位艺术家参与创作。
展览名“佛洛拉的客厅”中的“佛洛拉”为罗马神话里的花神。在意大利的花神节,人们用各种鲜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环境中也布满花草。本次展览亦如花神的客厅般,艺术家们利用平淡无奇的花草植物,将美术馆打造为炫目生动的沉浸式空间。
作为一场当代艺术与植物艺术跨界展,本次展览以苏州在地自然植物为载体,以罗马神话花神佛洛拉的居所为虚拟想象空间,邀请观者进入虚拟与真实、生命与工业、诗歌与代码交织的情景之中,开展一场与自然植物的美妙对话。展览强调了科技、艺术、自然三大主题的交汇,引领观者特别是青少年通达“科学求真、自然为善、艺术创美”的生活价值观,而这正与霓美术馆的创办宗旨极其吻合。


“佛洛拉的客厅”展览现场
艺术家崔译根据美术馆顶部消防管道类似的结构在空间中延展开来,自然植物与工业剩余的结合,散布的工业汽车排气管中发出的合奏之声,观者步入其中之时,如同步入另一种“游园”语境中的苏州。艺术家周林玮则将展厅打造为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空间,不过仔细看来,那些通过数字编程跳动的数字投影在一面瓦片布局的墙上,在墙的间隔缝隙中有规律的放置一瓣大蒜。“大算法”与“大蒜墙”形成了以谐音形成了荒诞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呼应。

崔译《夜冥冥·耳语》PVC、不锈钢、钢筋、植物等综合材料 特定场域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崔译《夜冥冥·耳语》作品局部

周林玮《大算墙》500×200×20cm 中国瓦、植物根茎 2020

周林玮《大算墙》作品局部
在潘子申的作品《栖息地》中,“床垫”所带有的身体关联性,成为进入梦境的端口。栖息其中的是各种植物的种子,投影在床垫上的则是放大的、如同梦境般模糊的花朵。这些承载着遗传信息和生长欲望的种子能量包,在“温床”中酝酿、积聚着、憧憬着可期的未来。王晨的影像作品《催眠你,在呼吸结束之前》来自艺术家拍摄的视频素材,作品中的植物似乎成为象征着一种沉默的生命形式,艺术家通过作品提出了两个选择:像植物人一样肢体僵卧却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在思考和交谈中走向生命尽头。若二者不可兼得,你会作何选择?

潘子申《栖息地》190×120×10cm 影像6分钟 绢丝面料、填充物、植物种子、投影仪等 2020

王晨《催眠你,在呼吸结束之前》彩色 有声 6-10分钟 2020
在霓美术馆的二层展厅,艺术家徐子芸的《爱的礼物》是一个以红色为主的沉浸式体验空间,红色是一个充满着爱和热情的颜色。观者可以坐在其中贝壳状的秋千上,体验这种爱与喜悦。张钊瀛的《艺术史里的秘密花园》则谈到了艺术史中发生在植物繁密的花园或者森林之中的场景,而随着电子技术和交互艺术的发展,人类大量制造出许多虚拟的场景和虚拟的植物,当我们大量面对这些室内外虚拟植物时,其实已真假难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客观与主观存在的生存状况,我们无法改变,只有用心思考彼此的关系。

徐子芸《爱的礼物》装置 沉浸式体验空间 2020

徐子芸《爱的礼物》作品局部

张钊瀛《艺术史里的秘密花园》视频投影10:23:00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张钊瀛《艺术史里的秘密花园》视频投影10:23:00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