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我往 北京公社首展马秋莎纸上作品
4月3日下午一场名为“你”的展览在北京公社开幕,本展览是马秋莎在北京公社举办的第四次个展,也是其纸上作品在此的首次亮相。
展览现场
展出的八件作品大多创作于2013年,仅有两件分别创作于2012年及2014年。画面以一层水彩打底,并以有序分隔为均匀小片的金、银两色反光膜大面积覆盖,构造出鳞次栉比的建筑群,灰黑色的水彩底色巧妙地幻化为建筑存在的背景,或是夜空或是更加冷静严肃的空间,反光膜本身与裸露而出的底色又同时勾勒凸显出了建筑物的清晰且具体的轮廓,精致到每一个窗格、建筑体的每一个立面以及建筑群间丰富多变的视觉景观,所营造的画面氛围却也不显压抑。选择“建筑”作为题材进行创作,主要是由于马秋莎自幼学习绘画便是户外的建筑写生,并且她迷恋于建筑物的细节。与之前马秋莎在UCCA个展及北京公社“建筑形式”中偏写实的建筑不同,极简、抽象、炫酷是本次展览中建筑所独有的气质。
观者与作品的互动构成也是作品本身的一部分
观展之初的笔者困惑并遗憾于无法以相机“客观”地定格下每件作品的本真样貌,直面它拍摄的话,取景中必然出现展厅中的灯光、观众以及拍摄者的影子。后来恍悟,观者与作品互动也是每一件《你》系列自身需要传达的信息之一。
透过冷峻的窗户看世界
画廊总监吕静静介绍说,马秋莎一直对建筑空间与人的关系感兴趣,她希望强调“窗户”,以某种角度观看的摩天大楼便全是窗户,人了解建筑内部空间的途径需借助窗户,作为连接点的窗户是引诱,同时也是阻隔与拒绝。对于纸上绘画与影像作品的关系,吕静静转述马秋莎曾说过的一句话,“作品无论是纸上抑或影像都具有一层膜”,而在此马秋莎摒弃了个人体验的感性流露,她逐渐将自己隐藏于画面中,像被一层膜包裹住,一如这窗户,观者停留在作品前才能理解这层膜,透过建筑读懂马秋莎,意外收获的还有“发现自己”。
画面细节
画廊区隔而出的小空间并不对公众开放,只局限于到访的VIP,内部展出了五件马秋莎的摄影作品《空间的故事》系列,画面是个人化的生活场景,是她真实生活过的空间与场所,比如学校宿舍、洗衣房,空间承载着她的记忆与情感,每张照片如同铺展开的纸盒,实为立体空间的平面化视觉呈现。
你(夜虹) 纸上水彩及综合材料 150x200cm 2014
开幕现场,观众未能寻到马秋莎的身影,据介绍,刚刚升级为母亲的她还在调养身体阶段。此外,在今年她还将参加的展览包括美国坦帕艺术博物馆和圣彼得斯堡美术馆“My Generation: Young Chinese Artists”、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家双年展“A Time for Dreams”以及挪威Stavanger Art Museum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s: Photography from China 1911-2014”。已经确定的还包括泰康空间策划、年底在美国大学间巡展的项目“向左拉动”。
本展览持续到5月24日。接下来北京公社将举办谢墨凛的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