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让你开眼界的梦幻之旅,银川当代美术馆2021开年双展
4月24日,银川当代美术馆迎来了2021年首档展览:“空间幻象——中国装置新一代”及“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这也是美术馆建馆以来首次双个展。展览分别邀请了王春辰、俞可担纲策展人,分别呈现了一场装置艺术的梦幻之境,以及从出日常之物散发的多元化智慧本质。

银川当代美术馆“空间幻象——中国装置新一代”及“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现场
空间幻象——中国装置新一代
由王春辰策划的“空间幻象——中国装置新一代”邀请了9位艺术家:陈天灼(b.1985)、曹雨(b.1988)、李枪(b.1966)、黎薇(b.1981)、李琳琳(b.1992)、毛同强(b.1960)、孟柏伸(b.1980)、武宁亚(b.1963)、张聃(b.1978)。在王春辰看来,“新一代”主要是时间坐标;而展出的这9位艺术家,也囊括了当下装置艺术的所有面貌。

李琳琳 《疯狂进化》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21

曹雨 《富士山》 600cm 动态装置、布 2021

武宁亚 《武功计划》 尺寸可变 旧衣服、鞋子 2021
1917年,杜尚用小便池创作的《泉》被视为装置艺术的起点,至今装置艺术在西方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而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应该从1980年代算起,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代表艺术家有徐冰、谷文达和蔡国强等。但在策展人王春辰看来,装置艺术媒介与材料的不断拓宽与延伸,其定义、价值以及文化特质和语言体系都发生了哪些改变?这是值得探究的。



张聃 《玉》 600x75cm 综合材料装置 2018


孟柏伸 《墨灯》 尺寸可变 徽墨 2013-2021
“我们经常说’装置雕塑’,但其实二者有所区别”,王春辰说道。在他看来,装置占有空间、利用空间、改造空间,并把空间作为作品其中的一个元素;而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和空间虽然关联,但依然是独立体——这也是展览主题“空间幻境”的来源。此外,装置是将由功能、有形的材料组合成新的东西;而雕塑是将没有功能性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东西。


毛同强 《辨认负片》 400×300×300m 胶片、木质、玻璃、图片 2021

李枪 《海水》 550×215cm 杂志、书 2017


陈天灼 《新圆月弯刀》系列 光敏树脂3D打印、喷漆 2020


黎薇 《where are you from?》 尺寸可变 木质桌椅、积木 2020
开幕当天,银川当代美术馆也呈现了一场以“装置艺术在中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由策展人王春辰担任学术主持,并邀请国内著名学者王端廷、段君、赵炎、艾蕾尔、周婉京,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俞可进行现场思想碰撞,意在讨论“装置”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特点、挑战及发展的未来。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
由俞可策划的“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呈现了14位艺术家的作品,她们分别是:蔡雅玲、郭子、林欣、刘彦瑢、鲁婷婷、童文敏、王苑、王维思、王叶子、魏三三、杨纳、张琳、张姗姗、张移北。尽管这是一份清一色的“娘子军名单”,但俞可却并不企图从性别、身份、权利的维度传统地看待女性和女性的艺术,参与展览的艺术家只是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者。


张移北 《蛇的尾巴和身体》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9

郭子 《planets》 30×40cm 布面丙烯 2019
郭子 《秘密生长2》120×150cm 布面丙烯 2018

林欣 《错误的秩序——废弃》 200×160×125cm 电子影像装置 2015

林欣 《有风的空间二》 单屏尺寸:300×195×25cm 三屏数字动画 1分45秒,2016
俞可谈到,生活中充满智慧,如今我们的生活中面对科技革新的日新月异、虚拟与现实的不断融合、个体意识与主流价值的断裂冲撞等复杂情景。14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努力找寻的诘问,并以不同的角度与认识,来更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而又带有普遍性的认知。在俞可看来,女性艺术家或许能以一种更为直接、细腻的感知方式,开放、多维地表达形态,以及特有的情境意向,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外延出艺术创作有意义的感染力。

张姗姗 《双生》 200×240cm 布面油画 2011

杨纳 《沃土》 450×200cm 布面油画 2013
杨纳 《静静的山谷》 360×160cm 布面油画 2013

鲁婷婷 《缝隙中的人 (3)》
在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女性艺术家的不少作品中包含大量的身体表达,以及对日常事物与自我观照中的细腻捕捉。“日常智慧”并不是宏观、抽象的命题,而是试图更新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而又带有普遍性的认知。


童文敏 《石头》 行为 2019


王叶子 《标准化堆积:以欧式为例》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20
在展览开幕式上,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介绍,这是美术馆首次展出两档展览,参展艺术家更多都是年轻一代;此前当地观众对装置艺术并不了解,此次展览便是可以深切了解装置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变化的最佳契机。

论坛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 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