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到2000,黄锐日本十年的空间营造
博而励画廊 黄锐个展“空间-日本时期” 展览现场
博而励画廊 黄锐个展“空间-日本时期” 展览现场
9月10日,艺术家黄锐个展“空间-日本时期”在博而励画廊开幕,主要呈现了艺术家自1984年到2000年在日本生活时期的抽象画创作,同时展出的还有艺术家参加星星画会的作品,以及80年代早期的抽象之前的优化及综合材料创作作品。并在开幕之前,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了和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千叶成夫展开了关于“80年代中国抽象”的对话。
《雨中的街》 940×740cm 布面油画 1981
《故宫游客》780×130cm 布面油画 1989
黄锐作为“星星画会”的重要发起人、《今天》杂志的主要创办者,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早期非常艺术家。也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认识到了80年代初中国文化的自闭状态。在1984年,黄锐离开中国开始在日本生活创作,直到2000年回国。在日本生活的15年,黄锐将自己的创作完全推向了抽象绘画,可以说日本时期的创作,是其创作风格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学生》131×79cm×2 布面油画 1999
《人民广场(1)》 131×97.5cm 布面油画 1989
《空间86-9》50×70.5cm 布面油画 1986
黄锐的绘画,从最初到达日本之时开始,从形式上来讲便是“抽象”的,在1979年创作的“圆明园”系列作品,已经可以在半抽象的画面中感受到艺术家努力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表现。在随后的四合院系列和《东直门》、《西直门》中,抽象化程度更高,“但又并未变得中性和机械,留有感情和感觉,但又从中排除了反映和说明”。知道“空间结构”系列,黄锐的作品才达到了“完全抽象”。
二楼展厅 展览现场
《Red beijing image》145×89.3cm 布面综合材料 1990
《阴阳毛选四卷》 6(H)×13.7(W)×20.2(L)cm 书、墨水、木框 1990
《Red beijing image(四联画)》171×283cm 布面综合材料 1990
因为地缘上的远离,黄锐的作品并没有受到中国政治文化符号的影响,而在日本生活时期,日本“后物派”绘画潮流颠覆“物派”对美术形式的破坏,而重新回到绘画以及雕塑作为表现形式的创作,也让黄锐看到了日本以及西方抽象绘画均走到了极限的尽头。在创作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方式,一方面明确地脱离“形”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在抽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是绘画的结构与阴阳相符,将绘画重新塑造成表达现实感觉和精神的单纯空间。所以在黄锐的作品中,抽象不是“形”的表现,线条和色彩的构成是“事”的表现手段,真是空间的色彩、气氛和情绪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被寻找到。在千叶成夫看来,黄锐抽象绘画的本质就是“在平面的作品上将‘阴阳’空间化”。
《易占》 85×60cm×9 和纸上丙烯 1991
《易占》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6日。
《持扇的女孩》 54×40cm 纸上油画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