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中画廊内的成熟之美
展览现场
在80后艺术家的活力之下,是70后的沉稳。或许他们的青春气息早已飘散,但70后艺术家仍然保持着高度敏锐的触觉神经,把握着社会深处的变革之根。而在青年艺术家纷纷崭露头角,成为展场上耀眼的红星之时,中画廊却寻求光芒背后的驱动力,以此展现迈入职业中期艺术家的沉稳之心与成熟之美。12月12日,中画廊北京空间举办了“累积”——六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展。在浮华物象簇拥的嘉里中心内,周围的珠光宝气在此成为了配角,衬托着传统架上绘画的朴实沉稳。
参展的艺术家分别是陈彧君、康海涛、李继开、李青、王亚彬和尹朝阳。在经过了各自的成名期后,他们的艺术创作在不断地变化着:从时代表象转向了更为深刻的精神体验;从语言表白转向了更有意味的语言转述——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李继开的作品总存在着一个面无表情且略带悲伤“他”。在此次展出的作品——《趴在地上的男孩》中,“他”似乎不再是卡通一代的那个情绪外露的小青年了,而多了几分深藏不露的大人气。邻近狂躁的《乌鸦》,男孩独自沉溺在看似平和的时空当中。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尹朝阳的肖像画《晕眩》。画如其题,胡乱飞舞的笔触能令你产生视觉上的眩晕感。画中之人的面部特征被涂抹开来,模糊了其中的生理特征、身份特征。或是对信息泛滥时代所造就的多重人生的感悟,或是对图像覆盖时代所带来的审美疲劳的提醒。
人物之外也有着各色各样的自然景观:有李青人文景观的《互毁而同一的像之四》,康海涛余光之下的《一闪而过的光》和《老房子》,也有王亚彬阴天笼罩的《六月》,还有陈彧君清淡柔美的《摇摆的信仰》。艺术家虽然直面景观却不是对景观的再现,内里隐藏着记忆的味道;看似记忆又不是记忆,其中存在着历史的片段。
在各种新媒体层层涌现的当下,这六位艺术家依旧以绘画作为自身精神的图式化体现。虽是传统但却带有时尚的气味。以绘画媒介承载自我与当下擦出的火花。
陈彧君作品《摇摆的信仰》其中两幅
康海涛的作品《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