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双年展,“后自然”之下对美术馆体制的批判?
人类在当下或许正处于史无前例的迷茫和焦虑中。往前看,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超乎人类的想象;往后看,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正在变的面目可憎;看自身,远多于七宗罪的问题向人类不断涌来;看外界,各种边界的打破让一切都需要被重新定义。
台北市立美术馆
作为艺术的发声地,美术馆及双年展,对于自身和外界,同样充满疑虑,以艺术和展览的形式不断的发问,或许正是艺术参与社会的意义,而当艺术的“无用”受到质疑的时候,或许就需要一些“解决之道”。
2018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亨利克.赫肯森《颠倒的树(映射)》尺寸视空间而定 杜英、钢、玻璃镜面、不鏽钢镜面、钢索、木板、 溼度计、浇灌系统、喷雾系统 2018©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11月16日,2018台北双年展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开幕 (北美馆) 开幕,展出来自全球19个国家、地区共42名参展者与参展团队的作品。本届双年展由台湾艺术家集策展人吴玛悧与意大利籍策展人范切斯科.马纳克达(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担任策展,双年展主题设定为“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策展人范切斯科·马纳克达、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林平、策展人吴玛悧
“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更具广泛意义的主题,对于一个双年展来说是安全的,但同时也是老套的。毕竟只较双年展晚一天开幕的“第55届金马奖”的提名以及获奖名单,都显示了台北文化艺术领域更加先锋的态度。但如果双年展从“提出问题”走向“提供解决方案”,那这个议题将会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而这也确是此次台北双年的主办方以及策展人希望呈现的效果。
薇薇安.苏特《拉拉山.帕纳哈切尔》 多幅画布,尺寸视空间而定 油彩、压克力、颜料、鱼胶、泥土、植物性物质和 画布上的微生物 2018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海伦.哈里森 & 牛顿.哈里森《综观苏格兰的深层国富》221×213–280cm 乙烯基印刷 2018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在策展人吴玛悧与范切斯科.马纳克达(Francesco Manacorda)看来,环境问题依然是当下最需要被密集和公开化讨论的问题,而美术馆则可以作为“中枢神经”,将各方讨论汇集在次,并打破行业、硬体建筑等过往的种种限制,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多方共振。
陈珠樱+太阳能昆虫生态箱工作坊,法国第八大学《新伊甸园——太阳能昆虫生态箱》160×80×45cm 声光互动装置 2015–2018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展览现场
所以在此次双年展的开展中,策展人采用了跨领域的参展形式。两位策展人邀集了包含视觉艺术家以及非营利组织(NGO)、社会运动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 筑师等不同社会角色参与展览,策展人用“创意实践者”而非“艺术家”的特质定义每位参展者与团队,并以此来制定最终的参展计划,并且在两位策展人看来,连同双年展论坛的讲者和参与观众,全部都可以是参与展览的创作角色、议题的实践者。
晁瑞光+台南社区大学《土地的脸谱》
而参展的作品除了作为大型委托创作的多媒介艺术作品之外,也可以看到纪录片、建筑以及文学档案研究,也包括现场生发的持续性作品,以及可以提供给更多人参与进入,并突破美术馆建筑边界,进入生活的工作坊以及活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文献展区
社区活动“打开绿生活”
台湾千里步道协会文献展区
当我们了解到这里,再回看此次双年展的主题,“后自然”成为一个载体,一个更容易和外界发生关系的载体,而美术馆在此载体之上,要进一步讨论的,则是作为一个“后自然”之后的“后美术馆”,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又为何而存在。正如策展人在前言中写道的那样:“尽管本展将不同的领域同时呈现在一个平台上,却刻意避免流于单薄的生态系统原理解说,而是讲台北市立美术馆重新界定为一处协调、转型、合作、传播与吸收的论述空间,生态系统不仅是彼此相互依存的结构,同时也和周遭环境持续对话,搜易,要成为一个完整运作的生态系统,北美馆必须敞开门户,广纳在地的声音与视角,其中许多是来自艺术之外的领域。在本次双年展中,这个任务被分为三条线路:处理美术馆与当下环境议题的关系;认清美术馆作为一个可以融入在地社群与文化的社会参与者角色;以及在全球层面上,确保美术馆能促进不同领域及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因此,这个展览可以被视为一种体制批判,颠覆人们对美术馆最传统的想法,让它不再是那个用来沉思物件的静止空间,完全抽离自身所处的环境。”
张怀文《北美云》,2018 钢构、膜构造、气象站、水雾系统、LED 400×120×600 公分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图尔.格林富特 《原杉藻属》,2017–2018 複合媒材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原转小教室 《凯道运动场》,2018 装置、文件、录像、讲座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朱利安.夏利耶
《变质岩》,2016 人造熔岩、熔化的电子垃圾 每座 170×30×30 公分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变质岩》,2016 人造熔岩、熔化的电子垃圾 每座 170×30×30 公分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张硕尹《溪山清远》,2018
複合媒材 尺寸视空间而定、影片片长约 7 分钟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複合媒材 尺寸视空间而定、影片片长约 7 分钟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菌丝网络社会(弗朗兹.萨韦尔+太郎+马丁.豪 斯+郑淑丽+全球网络节点)
《菌丝网络社会》,2018 複合媒材、装置 1000×800×360 公分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菌丝网络社会》,2018 複合媒材、装置 1000×800×360 公分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英果.古腾
《世界处理器》,1988 迄今
发光地球仪每颗直径 30 公分
© 参展人、佛罗伦斯 Nova Rico SpA、东京 P3 art and environment、台北市立美术馆
《世界处理器》,1988 迄今
发光地球仪每颗直径 30 公分
© 参展人、佛罗伦斯 Nova Rico SpA、东京 P3 art and environment、台北市立美术馆
尼古拉斯.曼甘
《白蚁经济学》,2018
3D 列印石膏、污泥、合成聚合物涂料、胶合板、 涂漆低碳钢、萤光灯、四部 Sony Trinitron PVM 9042QM 监视器,档案和录製的影像(循环播放)、 白蚁警告信号之四声道环绕声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The Michael Buxton Collection、台北市 立美术馆
《白蚁经济学》,2018
3D 列印石膏、污泥、合成聚合物涂料、胶合板、 涂漆低碳钢、萤光灯、四部 Sony Trinitron PVM 9042QM 监视器,档案和录製的影像(循环播放)、 白蚁警告信号之四声道环绕声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The Michael Buxton Collection、台北市 立美术馆
古斯塔夫松&哈波亚 《非人类博物馆》,2016 迄今 影音装置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
柯金源 《前进》,2018
纪录片
片长 108 分钟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纪录片
片长 108 分钟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茱玛纳.曼娜
《野生近缘种》,2018 德国╱黎巴嫩╱挪威,数位拷贝、彩色、有声 片长 66 分钟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野生近缘种》,2018 德国╱黎巴嫩╱挪威,数位拷贝、彩色、有声 片长 66 分钟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赵仁辉 《当世界碰撞》,2017–2018 (由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呈现) 複合媒材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隆萨克.阿奴瓦特菲蒙 《人类世》,2018 複合媒材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
© 参展人
瑞秋·萨思曼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111.76×137.16cm
2004-2014,中片幅负片的数位彩色印刷
亚伦.瑟库拉 〈瓶中信〉
《鱼的故事》第五章,1989–1995 摄影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鱼的故事》第五章,1989–1995 摄影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萧圣健 《归》,2018
机械动力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机械动力
尺寸视空间而定
© 参展人、台北市立美术馆
范钦慧《圆山附件-倾听基隆河畔的寂静与喧嚣》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