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艺术家“对冲”在国艺美术馆
说好的雨一直没有来。北京阴着天,北京站附近的国艺美术馆在今天举办了一场年轻艺术家群展,名为“对冲——制造多巴胺”。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艺术家孙亮担任策展人,王浩臣、王成美联合策展。

中国书法展览馆执行馆长长、国艺美术馆馆长王清杰致辞

孙亮装置作品《柱国》

卢征远摄影作品《房间中的月亮》

策展人向展望介绍展出的作品
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包括40余位,大多是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毕业的80后艺术家,作品类型包括油画、雕塑、装置、水墨等。开幕现场不同于以往,主持人逐一宣读40位艺术家的名字,艺术家招手示意,随后响起掌声,颇像久违的课堂点名,但意义似乎比这重一点。据策展人孙亮介绍,本展览与他正在推广的艺术平台“制造多巴胺”有关。科学家研究表明,向人注射多巴胺这种介质,原本不具备太多创造力的人便突然产生了强大的创造力。这一点令孙亮好奇。“假如创造力源于多巴胺的产生,那么,艺术作品中都含有它的基因,观众与作品互动会激发并制造更多多巴胺,它可以创造最核心的观念。”在本次展览中,孙亮“扮演”了策展人的角色,由于他周围有比较多金融行业的朋友,使他对世界的认知有所调整,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家的视角。他试图将金融行业的运行机制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构,考虑不同领域及方向的艺术家在此结构中可形成怎样的碰撞与对话,观察并发现自身的盲点,是孙亮策划展览的主要目的。在展厅中,小编感到奇怪的是,王清杰的传统作品与年轻艺术家们的当代艺术共处一室,“对冲”和“盲点说”刚好解答了这一疑问。

绘画、影像作品

水墨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和嘉宾合影
艺术家展望作为孙亮的老师也出现在了展览现场,“学生们”的作业接受来自师长及观众的检阅之外,他们对待展览的严谨也体现在画册中。说是一本画册不恰当了,其实是一本书,除了每位艺术家彩色照片、简历、作品图文信息之外,对艺术及作品的诸多深度问答也一并立体呈现。
展览持续到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