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形体-形象” 杨画廊的第四堂“绘画课”
6月1日,由鲍栋策展的“绘画课Ⅳ:形状-形体-形象”在杨画廊开幕,这一期展览邀请了邓猗夫、简策、陶大珉、向庆华、徐小国、张慧六位艺术家参展。六位艺术家以其各自不同的语言对绘画的更多角度进行了探索。作为“绘画课”系列的第四回,本次展览以绘画内部的视觉语言维度为出发点,探索绘画中的形状-形体-形象这三个维度之间的意识区分和经验联系。
第一个展厅内呈现了向庆华与简策的作品
简策《A-D》60 x 50cm x 4 布面综合材料 2013
进入画廊的第一个小展厅内,向庆华的油画《赞美》,选用了各种元素的奇怪拼贴;而他的另一幅作品《玻璃》,则以二维与三维的交互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与同在该展厅内,久居德国的年轻艺术家简策的表现方法似乎有内在的微妙默契。从作品《A-D》,不难看出简策的画作所独有的,以明朗的线条和色块搭配解构图像所形成的有趣风格。进入大展厅内,陶大珉的三幅画作对密室与空间进行了视觉重现,徐小国以笼子和彩球作为元素,同样对于形状、形体、形象与空间的关系进行了玩味、描摹。邓猗夫的抽象画作《未曾发生》、《哒哒》与具象作品《贝克特》、《广场》并排展示,形式虽有不同,然而画面所诉求的更多角度的变化却是一脉相承。张慧的绘画作品《壁画》、《素材》被放置在其巨大的绘画装置作品《日光》旁边,这件巨大的装置作品也对整个展厅进行了分割与有力支撑。
向庆华《玻璃》120 x150 cm 布面油画 2014
陶大珉的画作对密室与空间进行了视觉重现
徐小国的绘画以笼子和彩球作为元素
从“绘画课Ⅰ:错觉与幻象”、“绘画课Ⅱ:消极与积极的风格”、“绘画课Ⅲ:基础与极限之构”到今年的“绘画课Ⅳ:形状-形体-形象”,“绘画课”这一项目已经在杨画廊走过了四个年头。对于“绘画课”所要探讨的问题,策展人鲍栋表示:“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他说,“绘画需要从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去衡量,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如果说毛焰的画是好的,那王兴伟也许就是不好的了。现在的评判标准太初级了,不应当只有好或者不好,绘画本身就因为各自标准的不同而有更多角度的判断。这个展览,主要是提出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评价艺术家的创作,为绘画提出更多变化和可能。”而当被问及为何在此之后不再以每年一展的方式持续这一课题,鲍栋表示再进行下去很可能会把这个项目变成一种负担,还是希望它能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邓猗夫的抽象画作《未曾发生》、《哒哒》
邓猗夫的具象作品《贝克特》、《广场》
张慧的绘画作品《壁画》、《素材》
杨画廊负责人杨洋则表示,由杨画廊与策展人鲍栋共同推出的“绘画课”,一开始就确定了要进行四期。到这个展览为止,已经完成了原定计划。这个项目作为杨画廊的品牌项目,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杨洋说,“我们作为画廊还是要从艺术的不同角度去研究、关注艺术本身,推动一些更为有活力的项目发展。我们不是只为了商业来运作画廊,我们还是爱艺术的。”她还表示,在这个项目结束后,接下来,明年杨画廊还会推出其他的项目,从别的角度继续对艺术的研究与探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