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之后的绘画,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策展人朱彤、艺术家罗荃木

展览现场
9月9日,由朱彤策划的展览“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在草场地艺术区艺琅国际开幕,展出了五位艺术家,吴维佳、罗荃木、李昌龙、陈辉、朱兴国的绘画作品二十余幅。

艺术家罗荃木

罗荃木《蜂蜜是如何酿造的》 192x150cm 2012

《蜂蜜是如何酿造的》(局部)

艺术家陈辉同他的作品

陈辉《节节高》 199x138cm 布面油彩 2016
在无装置和影像不成当代的展览趋势下,本次展览就如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个展览标题一样诗意,用60、70、80三个年龄层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对艺术形式、艺术话语权以及艺术背后的文化编码进行了探讨,并利用艺术家年龄的时间跨度,对艺术在时间长河中的形态给出了另一种表述。

展览现场

艺术家 吴维佳作品

吴维佳《春》 110x90cm 布面油画 2013
在策展人朱彤看来: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是一个哲学的命题,我强调的是,我们在过去认为的指标或者是绝对真理的东西,在时间线索中,一段时间之后,是否还会存在绝对性?而这个哲学命题反映到绘画上,就是对一种或某种艺术形式的绝对主流和经典的疑问。就好像如果在2000年中谈论艺术,一定是在谈带有波普、批判和社会对抗符号的作品一样,本次展出的作品可能并不是如同那样的所谓主流艺术。但在如今这样的时代环境和语境下,这些非主流的艺术恰恰是当下和未来的可能性。”所以在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上,策展人朱彤刻意避开了能够被大家一目了然的艺术家,选择了在地域上或者是在关注度上并非处于大众聚焦中心的艺术家,他们或许因为地域的原因错失在场当代艺术的中心,但正是这种错失,造就了他们艺术中更加个体化的因素,而在朱彤看来,这也正是当下乃至未来艺术的趋势。

艺术家李昌龙作品

李昌龙《日常政治》 25×30cm 布面油画 2016

李昌龙《无题》 150×100cm 布面油画 2014
吴维佳是此次参展艺术家中最年长的一位艺术家,常年工作在南京,传统艺术中“意、韵”对其的浸熏,并且同新文人画在精神上的共鸣,让其艺术作品中有着带有一种中国传统艺术中独有的“坏”,不同于西方艺术脉络中的“坏画”,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的对“意”的追求。陈辉同样是常住南京的艺术家,作品中在淡淡的如同泛黄古画般的单色调中,用抽象的形式表达着物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颜料的反复覆盖下,画面依然呈现出氤氲的东方气质,总使人感觉身处江南某篇烟雨后的竹林中。朱兴国是本次参展艺术家中唯一的一位80后艺术家,在“拙、涩”的绘画语言中表现了青年人的状态。

艺术家朱兴国在他的作品前面

朱兴国《喝火令》 170x150cm 布面油画 2014-2015

艺术家朱兴国小幅纸本创作

朱兴国《蓝 No.6》 32×24cm 纸本水彩 2016
正如朱彤所讲,2008年,后经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绘画,潮流和统一的趋向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个体的表现。
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