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闪现的片段按下暂停键 陈维与谁say goodbye?

陈维个展“Goodbye“香格纳上海展览现场
即使不借助任何的文字阐释,仅凭标题“Goodbye”的意义去理解陈维在香格纳上海空间展出的作品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废弃的球场、折断的路灯、未完全关闭的卷帘门……这些日常物件组成了一个个告别意味的画面。当然,陈维并没有简单对“Goodbye”写实对应,在浅层地观看背后,他埋下了重重线索……

陈维 《华灯 #0907》 148(H)*136(W)*136cm、Light 198.5*136*136cm、Base 120.5*120.5*12cm 铁管,水墨石板,玻璃,Led灯,控制器,电源 2019

陈维 《岩石球场》150(H)*187.5(W)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陈维《陌生人》150(H)*187.5(W)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展厅特意布置得空空荡荡,制造出人去楼空的氛围,难怪有人说这是一个适合独自观看的展览。在明亮灯光照射下的第一个展厅内,唯一的装置是倒在地上的路灯,灯泡还时不时闪过一丝光亮,仿佛在苟延残喘之时做着最后的挣扎。掀开三层的塑料门帘,光线瞬间变得昏黄。视线也不由自主的被闪烁的灯光吸引,移至右侧的情境装置《Goodbye》上。印有“Goodbye”字样的红色地毯,与它日常的迎宾属性形成矛盾。正在关闭的卷帘门被按下暂停键,门后的狼藉透过门下的间隙释放出某种人为破坏的信号。廉价的手机放在折叠椅上充电,它的主人不知去向。这种动与静、停止与进行的状态也扩散至整个展厅,比如柱子上摆动的风扇,自动工作的推币机。陈维设置了一个多重的场景,却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陈维 《冷饮》 120(H)*120(W)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新城”是陈维自2013年着手创作的项目,此次展览也是此项目的持续创作,以影像和情境装置结合呈现的方式,来描摹和再现“新城”历史中那些有关离散的片刻。两次展览如同两个章回,诠释了基于创作者个体经验的有关城市流变中的现实与想象。陈维的创作多以实体搭建舞台场景展开,此次更以双重空间并置的方式延展了实地感受:一则晦暗,一则明晰。在人物离场的状态下,剧场化的舞台场景为白盒子空间赋予了一种稳定不足的临时感,进而构建出虚实相接的现场景致。

陈维 《群岛》 40(H)*32(W)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陈维 《No.62》150(H)*187.5(W)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无题(轻风无眠》〉尺寸可变 透明软玻璃片 2019
对于展出的所有作品来说,《Goodbye》像是一个说明案例,全方位地“解析”了陈维那些摄影作品的由来和意图:即每幅作品都经过他精心布置,构建出虚实相接的精致,甚至他对色调也是格外讲究。“Goodbye”是继2017年5月在香格纳北京空间个展后的一次放大和推进,也是陈维自2013年便开始的创作项目“新城”的组成部分。他说:“通过这些展出的作品,尽量地描摹出‘新城’历史中那些关于离散的片刻, 永远临时的建筑,不可说的灰色部分。它们同样是在讨论城市与我的关系, 以及‘新城’于现实中的定义与想象或已然殆尽的想象。 ”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都交织在这些图像文本中。观看陈维的作品,可能需要像阅读一本书一样,从序言开始,慢慢推进

陈维个展“Goodbye“香格纳上海展览现场

《苦抽象》 120x1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展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台推币机,时而能听到硬币落地的声响。据说,在10月20日展览结束时,容器里的硬币将全部推出,向展览和观众正式say goodbye。离开展厅时,我拾起一枚正反面印着“好梦”和“Sweet Dream”的硬币,揣进了口袋里,完成了陈维为展览设定的一个告别的动作

陈维 《好梦 (上海)》 160(H)*66.5(W)*57cm 不锈钢,铁,木头,亚克力,电机,控制器,铜币,海绵,Led灯,电源 2019


陈维《石与蛋》 80(H)*100(W)cm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9


陈维 《Goodbye (上海)》 295(H)*400(W)*300cm 地毯,灯,控制器,塑料珠,铁,玻璃,亚克力,椅子,手机,电源,雪弗板,涂料,油漆,墙纸,石膏板,铝龙骨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