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作者:舒元 2022年1月9日 资讯展览
当我们在谈论“在地性”时,我们在另一个维度也在隐隐明确着什么不是“在地的”。在社会发展高度发达的超级城市,在时刻接受新鲜文化的北京上海,也许在地性的梳理是非常困难的。而在福建,在福州,在这块当代艺术大多以野生形式自由生长的土地,这个闽南文化依然充满活力的区域,我们谈论”在地性“却异常成立。身处在这片飞地中,我们似乎更加容易触碰到历史中深层最为沉痛与深情的部分,找到这里的人们精神依归的最坚韧的部分,也有机会让每一个福建人都激发出一些底层的、隐匿着的“原乡意识”。

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在2018年开启了“闽江计划”,由策展人孙晓枫策划的这个每年一回的艺术项目,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撬动着福建整个艺术生态的策略性支点,像一个梭子一样编织福建一地的时空经纬。三次的展览后,我们捕捉到福建文化早已成为了一处根源,一种味道,一些氛围,一个坚固的DNA性的东西根植在每一个闽籍艺术家的灵魂,“福建”在这个计划中成为了一个形容词。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第一回的“关于水的想象” 是从地域的母亲河中抽取了“水”的意象展开讨论,从水引申出来的“滋养”、“栖息”、“流动化生存”、“变迁”等关键词,隐晦地对应了历史与当下之间的共性。第二回主题的设定“山海、神祇与乡愁”,则是从福建的地理特征、神话生成、精神生活的特定形态等几个方面展开观照,以山海作为意象讨论历史与现实之间福建文化的取舍与可能,讨论一个移民大省在迁徙与再迁徙的复合路径中如何获得认同与皈依,造神与创世的行为如何贯穿在福建的生活中又不断地获得全新的释义。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第一回:关于水的想象”展览现场
“闽江计划第一回:关于水的想象”展览现场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第二回:山海、神祇与乡愁”展览现场
“闽江计划第二回:山海、神祇与乡愁”展览现场

而开展于2021年12月25日的的第三回,展览回到了身体的记忆,回到街市,回到福建生活中最具有烟火气的现实细节,从内化的感官感知中获得一个个体化、具体化的“福建”。以“沙茶面和大红袍”作为主题和喻体,涵盖福建文化某些主要的特征,比如兼容和排外、开放和保守以及神秘主义与实用主义等,这些矛盾张力的紧张感如何在这个特别的区域塑造出一种异质生活世相,并成为展览沟通现实的预设背景。

完整走完三回展览,我们逐渐明晰是什么力量保佑着福建文化的生生不息;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生产方式,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社会经验维持着这片土地绵远的生命力;是什么样的灵感与体会让闽籍的艺术家共建出如此“福建”的艺术生态。

闽江计划第三回:大红袍与沙茶面 开幕现场  嘉宾合影
闽江计划第三回:大红袍与沙茶面 开幕现场  嘉宾合影
闽江计划第三回:大红袍与沙茶面 开幕现场  策展人孙晓枫
闽江计划第三回:大红袍与沙茶面 开幕现场  策展人孙晓枫
闽江计划第三回:大红袍与沙茶面  开幕论坛现场
闽江计划第三回:大红袍与沙茶面  开幕论坛现场
《闽江计划第三回:沙茶面与大红袍》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位艺术家及艺文机构:陈量、郭国柱、胡杰彬、家园杂志HOMELAND、宋蓬勃、石青、沈也、汤南南、吴达新,作品媒介涵盖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
 
开展当日,艺术家沈也在威狮国际艺术中心首次进行了现场行为表演《坛坛撞》。他中国文化重视味,最有中国味的气味之一莫过于酒,青红酒作为福州的特色,历史悠久、地域性强。艺术家通过力量的碰撞,将悬挂于天花板的酒坛撞碎,坛中的酒自由挥洒至宣纸上留下气味与印记,渗透和弥漫在展厅现场。第二次行为实施于1月8日,艺术家将装满青红酒的酒坛悬挂于美术馆门外的15米的高空,并在一瞬间让酒坛坠落,就这样酒香随着风的流动充斥了整条街道。他从味觉的记忆出发,尝试用气味来勾勒大家对地缘文化的思考和回忆,“味”及其相关观念一道,也充分而集中地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沈也 《坛坛撞》 行为现场 2021年12月25日
沈也 《坛坛撞》 行为现场 2021年12月25日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沈也 《坛坛撞》 行为现场 2022年1月8日
沈也 《坛坛撞》 行为现场 2022年1月8日
展厅的入门处可见,艺术家郭国柱展出的作品是关于家乡泉州的摄影。他出生在泉州的一个小山村,因为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郁的泉州腔,所以大家给他的身份贴上了鲜明的“泉州”标签。泉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烟火气息。尽管如此,对于这座城市的认识,他自认为并不比喜欢泉州的外地人来得多。展出的作品中他试图借着这段时间的拍摄,透过现有的建筑与景物,了解他这样一个个体与一座城市的内在关联:空间与时间是如何在他身上发生着作用,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决定了他。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艺术家吴达新曾留学日本,后至美国进修,不同文化符号的拼合是艺术家的一种话语方式。吴达新的许多创作都是来自于闽南的传统文化,陈列于展馆入门处的最新雕塑作品《麒麟》由陶瓷和不锈钢结合制成,作品灵感就来源于位于泉州开元寺中的麒麟壁。艺术家尝试将传统神兽做出具有当代感的艺术品,雕塑《麒麟》身上布满白色陶瓷制成的白色鳞片,吴达新还将一颗颗螺丝分别拧在每一片鳞片上让其更具工业感,就像麒麟披上一身盔甲,显得更加威武。
 
雕塑《海浪》模拟了海浪拍岸的瞬间 ,水花激荡 ,浪的曲线富有动感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禁想起颇负盛名的《神奈川冲浪里》。吴达新还结合了经典浮世绘的主题,且利用不锈钢这一当代的工业材料进行呈现,同时通过海浪这一符号映射着所有游子的漂泊心情,这是他送给爷爷的一份礼物,艺术家“希望能触动每一位‘海之子’的心灵。”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行至展馆的右侧,是艺术家胡杰彬的作品。多年来,大漆的是他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大漆有如胶似漆的说法,也成为他对所有材料结合的窗口。“徐家村拆迁计划的补充意见”是他对过往的重新建议。在创作中,有诸多的人物生活去衔接,他把他乡的一种文化变成自己的一个创作源头,在感受一种家乡的概念,更像是在完成一个心愿。老旧的门窗与雕花是历史留下的一些遗物,他将大漆的一种沉重感,植于表面,希望它通过一种沉重的视觉来反思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或事件。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艺术家石青的《茶叶工厂》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影像文本,他将当代艺术生产和当时的茶叶生产进行重叠和比对:尽管我们参与到了全球化生产,是原料和生产的源头和输出,但仍被排除在生产关系的建构之外,和茶叶贸易一样,当代艺术生产也是悬浮和架空于本地语境之上的,这部模仿纪录片的影像写作,将茶叶生产路径进行再次梳理和重读,来对照我们今天的艺术生产。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艺术家陈量的创作和研究基于对地方知识的田野考察、古代仪式、文字起源和人类书写的传统,并始终朝着挖掘被隐藏的历史和书写普遍性的状态前进。由于受到民间仪式、神秘主义和长青哲学的启发,常使他思考如何将零碎、混杂的民间思想以书写的方式重建。这使他的工作包括以图像学和文献收集、出版、田野、纪录片、写作、诗歌、剧场、书法和绘画等各种方式展开,试图构建了复杂的诗意视野。他还对书写的理论研究、民间亚文化、艺术乡建、以及地方传说和信仰充满热情。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宋蓬勃这组作品的名称为《局部古老》,是《流域重影》项目中的一个作品系列。自2021年开始,他将考古与摄影结合、以福建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将在三到五年内开展新的艺术项目《遗迹与乌有》,这个项目分三个部分:《流域重影》《针路逐月》《殊疆未远》。之所以将考古与摄影结合,是因为自身的本职工作原因,也是因为这两者本质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对“时间的痕迹”展开的研究工作。

这组作品,所选取的拍摄对象是福建地区出土的文物,但出土时都已破碎,后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修复,在器型上才趋于完整。物的修复,是通过对局部的再造,将物从原始状态的终点带入到另一个状态的起点,这个过程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抵抗,即以“原生物”为标本,却不是原生物,通过“物的再造”来抵抗时间,但这种抵抗实则是拓展了物在我们主体观念中的属性。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艺术家汤南南的外婆说:“在南洋,如果过于想念家乡,人们就会把寄望的东西扔进海里,任它顺风顺水漂流。”恍然间,透过咔咔生长的荒草,漂走的是古今中外传说中的婴儿,漂走的是山林和海洋的记忆,漂走的是《草昧》时代。
 
《扶摇》最初源于“逝者如斯”这一千百年来无可辩驳的感叹。在拍摄现场,请出准备好的道具:一副洁白沉默的人骨,一条王者气慨的大蛇,朝生暮死的蝴蝶,几片翻飞的桃花。还有一只狡猾的老龟,趁我准备的间隙已偷偷溜走了。这些本该顺水飘走的不言之物,神奇地在激流里飘飖漫溯、逆流而上。到了瀑布的尽头,竟然挣扎着飞扬升腾而起……惊异之余,汤南南只好把作品定名为《扶摇》。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2021年是家园杂志创刊16周年,作为本土的城市杂志,这16年里他们一直在持续关注整个福建不同的文化,也可以说代表着一个地缘文化、一个地域特点。从一个特别有福州地域特色食物——线面的角度出发,更作为文化一个全面的呈现。这个展区把所有往期档案内容跟线面结合,勾起熟悉的家乡场景,还原在城市中逐渐消逝,但在乡村里还是可以看到这种原始的生活状态。
 
展馆里的线面架,就是家园团队从福州永泰的嵩口古镇搬运来。这是一个具有年份及使用痕迹的线面架,并在上面悬挂了三、四十条文字拟态的“面条”,其中精选160期杂志里代表福建文化特点的精简内容,以及选择4期在历程中比较有重要意义的纸质杂志、采访录音等陈列至展馆,供观众翻阅。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让“福建”成为一个形容词,让青红酒香弥漫于展厅和街道
“闽江计划”还会有第四回,第五回,第六回……这个持续性的闽味计划让每一个观者都了解到了福建悠久的文化底蕴,也明确知道了福建在当下艺术版图中独特的位置。一帧帧具体而温存的福建画像会在这个艺术项目中持续地生成,闽江计划也定会成为一个有根的、有呼吸的,有时空厚度的并不断生长的生命体。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