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勇以“心境”描绘自然之痛

朱毅勇位于北京的工作室。世界画廊在此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媒体预览。
偶然的一次出差令世界画廊的创始人Fred Scholle爱上了香港,一呆就是50年。而世界画廊成立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询问最初的冲动,Scholle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那里还没有艺术,没有画廊。”以大卫霍克尼的个展作为序曲,世界画廊的目光不断变化着,艺术家范畴从单纯推广欧洲的发展到囊括香港的、大陆的,作品种类从当代油画扩大到当代水墨、装置艺术、新媒体。为庆祝画廊40周岁生日,画廊邀请到朱毅勇,以展览“我不相信白云”纪念这个特别的时刻。9月4日,世界画廊在朱毅勇北京工作室举办了媒体见面会,提前揭露画作面貌。

朱毅勇最新画作“心境”系列
朱毅勇与Fred Scholle是在1993年广州的一个画展上认识的。“我被他画中的光影所吸引,”Scholle回忆道。1995年,世界画廊举办了朱毅勇在香港的首个个展。此次个展是朱毅勇继“中国记忆”系列作品之后,耗时几年完成的新作——“心境”系列。人物不再是画面的主体,城市景观占据全部,朱毅勇说,这样的转变与自身经历有关。

“心境”系列没有任何色彩,平日常见的城市景观被尘埃过度侵蚀,显露出痛苦的表情。
2008年因为身体的变故,朱毅勇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已不再安全,灰色的毒气已掩盖了其原有的色彩。身处自然之中的我们却因个人利益将其破坏,受到伤害的它所传递出来的痛感又无声作用到我们的身上。朱毅勇的“心境”没有任何色彩,平日常见的城市景观被尘埃过度侵蚀,显露出痛苦的表情。通过特殊处理,朱毅勇揭露了我们认为“美好的”生活环境的丑陋面。Scholle说,若“中国记忆”关注的是一类人,那么“心境”提出了世界性的问题。“不只是北京,世界各地都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作品中漂浮的白云虽然脆弱,却是希望的象征。
“心境”系列作品描绘了拥挤的人群、孩童玩耍的样子、北京城的俯视图、被遗弃的钢厂,景象各有不同,却因上空漂浮的白云而彼此相连。虽然白云十分脆弱,会瞬间即逝,可正如Scholle所说,洁白的它是希望的象征。或许透过白云,我们期待它与蓝天相遇的场景,期待它与我们子孙后代同处蓝天下的景象。“我们不相信白云”是朱毅勇对观众提出的问题。结合题目观看作品,或许会感叹一句,难道,我们不相信白云?不相信自己?
朱毅勇个展“我们不相信白云”将于10月8日在香港世界画廊开幕,并持续到11月18日。

《心境No. 19》与《心境No. 20》

艺术家朱毅勇

朱毅勇与世界 画廊创始人Fred Scholle

《心境No.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