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乾:寻找绘画之“意”

作者:张朝贝 2021年9月22日 资讯展览
9月16日,“乾乾:寻找绘画之‘意’”在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开幕,预示着由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共同指导、北京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2021北京798艺术节”拉开帷幕。
展览前言墙
展览前言墙
本届艺术节的主题展由王萌、刘栗溧、杜曦云联合策展。主题展中的当代展名为“乾乾不息”,分为玫瑰之名展厅和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展厅两个单元,分述绘画与装置在当下的两种形态,具体分为“乾乾:寻找绘画之‘意’”和“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分别于9月16日至9月28日在圣之空间展出,以及9月26日至10月10日间在玫瑰之名空间展出。
“乾乾:寻找绘画之‘意’”是绘画单元,参展艺术家为:刘丹、沈勤、徐累、梁铨、梁缨、张弓、杨黎明、吴笛笛、付蕊。“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是装置单元,参展艺术家为:徐冰、展望、张羽、陈曦、李钢。两个展览组合为“乾乾不息”。
乾乾:寻找绘画之“意”媒体见面现场
乾乾:寻找绘画之“意”媒体见面现场
乾乾,意指自强不息。
观念驱动的当代艺术,媒材使用无限开放,形式选择也尽量自由。这种语境中,绘画的可能性随机倍增。但水墨因为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共生关系,长期固守着意识边界。这个边界之内,“意”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很多艺术家的努力,不谋而合的汇集于此,并与此刻的艺术状态汇合,产生新意与绘画思想。而架上的绘画,也在艺术史的全球与在地情境中,从观念的入口和语言表达之意的衔接处,形成一种“意”的内在状态。
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在模糊多义的表达中触及难以言说之“道”。甚至,这“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意”和借助熵值来发酵心绪的诗性、在直观中流变丰富信息的艺术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
右起:刘鑫、杜曦云、张弓、吴笛笛、王萌、刘丹、王春清、刘栗溧、梁缨、王令、李依潇、杨黎明、付蕊
右起:刘鑫、杜曦云、张弓、吴笛笛、王萌、刘丹、王春清、刘栗溧、梁缨、王令、李依潇、杨黎明、付蕊
不同媒材的绘画从油彩到水墨的总和,构成了当今艺术家从中可以汲取的“意源”,把握和体悟当下感受的介质,而在这个介质的内部,储存了文化和艺术的丰富信息,当这些信息与人在不同情境的当下感受相遇时,也是绘画与此刻发生关联的契机。
在今天理解中国的绘画,必然需要一种跨媒介的绘画观,一种穿越历史在时间中自由寻觅,不断寻找绘画之“意”的过程。艺术家陶醉水墨,并非只是“水墨”遇水后敏感洇渗的材料,而是直观感悟中氤氲浮现的“意”。“意”又与莫可名状但若有所悟的“道”紧密相联。对“意”有所感应,用美学的方式加以表达,就和中国本土文化传统血脉相连着,让它继续生长不息。至于体现为“水墨”还是更宽泛的“绘画”,或“绘画”之外的丰富媒材,其实无关紧要,尤其在当代艺术的理念和方法渐成常识的当下。媒材不是区隔,而是在差异中寻求共享的发生触点。
刘丹 《湘图》 145x500cm 纸本水墨 2014
刘丹 《湘图》 145x500cm 纸本水墨 2014
徐累 《鹿顶记》 65×88cm  纸本 1998
徐累 《鹿顶记》 65×88cm  纸本 1998
徐累 《迷失》   65×130.5cm 纸本 2004
徐累 《迷失》   65×130.5cm 纸本 2004
梁缨 《荷动知鱼散》 97×179cm 纸本设色 2018
梁缨 《荷动知鱼散》 97×179cm 纸本设色 2018
这次展览中,刘丹、沈勤、徐累、梁缨都是从传统绘画出发,但在国际视野中来比对差异、开放汲取,形成各自的气象。刘丹的作品雅正平和、执中贯一,持守他所认知之道。沈勤从生活处境中反观迁想,在画面中经营点线,晕染出他的意象世界。徐累用图像和色彩搭建出错置的时空,幽微的导引当代人的多重经验。梁缨从开放的视觉资源中重构图像、演绎传统,在平凡处生出奇幻。
梁铨和杨黎明,则是在开放中反溯本土传统。梁铨将抽象艺术和中国传统水墨结合起来,在美学语言的贯通之处生发个体的意境。杨黎明将书法的表现力、音律的能量渗透到抽象色域和空间中。
梁铨 《茶的回忆之三》 45×53cm 茶、色、墨、宣纸拼贴 2008
梁铨 《茶的回忆之三》 45×53cm 茶、色、墨、宣纸拼贴 2008
梁铨 《冷泉之三》 122×92cm. 茶、色、墨宣纸拼贴于亚麻布 2013
梁铨 《冷泉之三》 122×92cm. 茶、色、墨宣纸拼贴于亚麻布 2013
杨黎明 《暗红色书写系列》 280×215cm 布面油画 2020
杨黎明 《暗红色书写系列》 280×215cm 布面油画 2020
杨黎明 《灰白色系列》 100×81cm 布面油画 2020
杨黎明 《灰白色系列》 100×81cm 布面油画 2020
张弓、吴笛笛、付蕊在带有天趣气质的具象绘画中靠拢超验。张弓以重返天真的形式来反照天道人心之间的当代社会。吴笛笛用诗性的感受来驱动花鸟竹石,将它们引向广阔深邃的天地。付蕊描绘着可见的实体空间来暗示不可见的奥秘,在那些绘画无声的叙述中,有沉寂的诗文气质,也仿佛是个人行迹和思绪的“意化”。
这些作品流淌着来自多元媒介的差异与共识,是此刻绘画的私语,亦是艺术的共情。
张弓 《12块石头1》 30×20cm 布面油画 2021
张弓 《12块石头1》 30×20cm 布面油画 2021
张弓 《三是一体2》 30×20cm 布面油画 2021
张弓 《三是一体2》 30×20cm 布面油画 2021
吴笛笛 《没有杂草NO.7》 170×75cm 布面油画 2014
吴笛笛 《没有杂草NO.7》 170×75cm 布面油画 2014
吴笛笛《∞》200×140cm 布面油画 2020
吴笛笛《∞》200×140cm 布面油画 2020
付蕊 《一首蓝色的诗 II》 80x120cm 布面油画 2020
付蕊 《一首蓝色的诗 II》 80x120cm 布面油画 2020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