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即存在” 中间美术馆对当代艺术另一领域的探索

作者:吕晓晨 2019年8月25日 资讯展览
当我们谈起“当代艺术”的时候,作为表演艺术的舞蹈却时常被忽视在外。但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纽约,还是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萌芽的时候,舞蹈,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甚至影响了绘画、电影等其他领域艺术的发展。
左起:卢迎华、开幕舞蹈指导老师埃马努埃莱·蓬、杨天歌、梁硕恩、文慧、苏伟
左起:卢迎华、开幕舞蹈指导老师埃马努埃莱·蓬、杨天歌、梁硕恩、文慧、苏伟
现场舞蹈表演
现场舞蹈表演
8月24日,中间美术馆带来了来自美国的伊冯娜·雷纳与中国的文慧两位舞蹈艺术家的个展,呈现了她们数十年的艺术历程。展览分别由生于香港、现居住于纽约和洛杉矶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艺术教授梁硕恩,与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策划。伊冯娜·雷纳于1934年出生于旧金山,是美国先锋编舞家、电影制作人和写作者,在舞蹈、电影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根据策展人梁硕恩的介绍,伊冯娜·雷纳1958年决心成为一名舞者,于是她与玛莎·格雷厄姆、梅尔塞·坎宁安、安娜·哈尔普林和罗伯特·邓恩一起学习舞蹈,并在1961年有了自己的舞蹈处女座。伊冯娜·雷纳的灵感不是从舞蹈本身出发,而是有关纽约当时的艺术思潮。在1962-1966年间,伊冯娜·雷纳已经被认为是重要的编舞者了。
1970年纽约市苏活区《街头运动(军-行进)》

第一排左一为伊冯娜·雷娜
1970年纽约市苏活区《街头运动(军-行进)》
第一排左一为伊冯娜·雷娜
1957年,伊冯娜·雷娜与教她费周五的老师路易斯·吉克斯
1957年,伊冯娜·雷娜与教她费周五的老师路易斯·吉克斯
伊冯娜·雷娜   《三只萨蒂汤匙》 旧金山公共广播电视台 1962
伊冯娜·雷娜   《三只萨蒂汤匙》 旧金山公共广播电视台 1962
但是后来,伊冯娜·雷纳将目光投向了电影,于是她曾二十多年没有再接触编舞。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她的关注点仍然包括了对美学、女性主体的探讨,也有社会大话题及对自我经历的感知。“移动”一直是伊冯娜·雷纳舞蹈及电影创作中的关注主题。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雷纳总共创作了超过40部舞蹈作品,其中大部分创作都集中在1963年到1972年间。近几年,如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MoMA)、泰特现代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等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都展出和上演了伊冯娜·雷纳的舞蹈。
“跳舞即存在” 中间美术馆对当代艺术另一领域的探索
伊冯娜·雷娜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 纽约新城市剧院 1962
伊冯娜·雷娜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 纽约新城市剧院 1962
另一位艺术家文慧,是舞蹈编导、舞者,同时也创作纪录片和装置作品,是中国当代舞蹈剧场先锋。她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年赴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1997至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奖金,再赴纽约研修现代舞及戏剧创作,1999至2000年加入美国著名当代编舞家拉尔夫·莱蒙舞蹈团,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下一波艺术节”及美国各地巡演《地理三部曲——树》。文慧的当代舞蹈创作,正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文慧 《听三奶奶将过去的事情》 录像 1小时12分42秒 2011
文慧 《听三奶奶将过去的事情》 录像 1小时12分42秒 2011
“跳舞即存在” 中间美术馆对当代艺术另一领域的探索
文慧 《听三奶奶将过去的事情》 表演 2012
文慧 《听三奶奶将过去的事情》 表演 2012
文慧 《和大地一起呼吸》 9分15秒 1996
文慧 《和大地一起呼吸》 9分15秒 1996
文慧 《和大地一起呼吸》 1996
文慧 《和大地一起呼吸》 1996
1994年,文慧与朋友在北京成立“生活舞蹈工作室”。2005年,文慧与吴文光共同创建草场地工作站,并共同创办“‘交叉’北京国际现代舞演出季”。同年,他们开启了欧洲艺术家交流计划和青年编舞家计划。2015年,文慧参与并策划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实施的项目“聚裂”。在展览现场,还展出了一份文慧的“朋友圈”:除了与舞蹈领域交往甚密之外,宋冬、尹秀珍、曹斐等当代艺术家也是文慧的好友。
文慧《37°8报告》排练 录像  2006
文慧《37°8报告》排练 录像  2006
文慧《37°8报告》排练照  2006

图中自行车为艺术家王鲁炎的作品
文慧《37°8报告》排练照  2006
图中自行车为艺术家王鲁炎的作品
文慧的好友宋冬、尹秀珍
文慧的好友宋冬、尹秀珍
文慧的好友曹斐
文慧的好友曹斐
据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表示,中间美术馆一直不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艺术创作,而是注重与多领域的创作者进行互动,舞蹈是当代艺术主要的创作领域,这次在中间美术馆举办的关于舞蹈的展览,亦希望能促进更多关于创作的思考。展期内将不定时举办演出,并欢迎有更多的创作者报名参与并提供。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