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宏涛的到达,“穿越时间的适时之旅”

作者:刘霞 2018年11月13日 资讯展览
龙美术馆(西岸馆)屠宏涛个展“穿越时间的适时之旅”开幕现场,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艺术家屠宏涛、策展人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艺术家漆澜(由左及右)
龙美术馆(西岸馆)屠宏涛个展“穿越时间的适时之旅”开幕现场,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艺术家屠宏涛、策展人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艺术家漆澜(由左及右)
屠宏涛的成名,是那些颇具现实意义和视觉张力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但从2009年开始,屠宏涛画了很多“风景”,那些以四川动植物作为题材的风景绘画,为屠宏涛的创作带来了非常明显的从题材到手法到关注内容上的转变,这些转变在随后的个展“植物的欲望”、“心远忘言”、以及2017年以肖像画为主题的“欲望的熔点”中都有所表露,而直到这次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个展“穿越时间的适时之旅”的开幕,二十多张大尺幅作品的首次展出,我们“屠式风景”的成熟。如果说从2009年开始,屠宏涛一直在追寻某种不一样的东西,那么这一次展览的开幕,屠宏涛到达了这段追寻之旅目的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8年11月9日,屠宏涛个展“穿越时间的适时之旅”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用20余件作品,展出了艺术家近六年以来艺术探索的结果。
展览由纽约策展人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策划,在展览筹划过程中,她曾到成都和屠宏涛在工作室深入交流了几天,并从自身角度为屠宏涛这些新作做了阐释,在她看来,屠宏涛的新作是“一段从东晋到21世纪的时间之旅”。“时间”的概念正是构成屠宏涛这段创作的核心,正如他所说:“如何利用时间的波动表达空间关系,重新组织画面的构成”。每一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在回应着屠宏涛在绘画中对“时间”的转化。
屠宏涛《竹林七贤》
屠宏涛《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细节
《竹林七贤》细节
屠宏涛作品中的“时间性”首先表现在他对艺术史的回望。从顾恺之、赵孟頫、董其昌到保罗·塞尚、布赖斯·马登(Brice Marden)、大卫·霍克尼。屠宏涛以观者的角度调研了艺术史上的大师画作,并从作品中体会艺术家世界观的变化及其对作品的影响,也正是中国传统绘画“拥有一套图式结构,反映了空间和时间的关系,”直接引导了屠宏涛绘画的转向。而对艺术历史的“调研”对屠宏涛来说,并不是一种效仿,而是一种深入观察之后的重新探索。正如在董其昌的著述之中说到的那样“通过与古代大师的风格的联系,艺术家可以在传统中为自己创造一方天地,不只是效仿,而是要拓展古代的艺术甚至超越它。”对西方艺术大师的学习同样如此, 塞尚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运用分析法描绘圣维克多山。屠宏涛像塞尚那样,把自然分解为违反经典透视的各种形式,为观众提供了融入特定风景的多重方式。
《锦江春色》230×180cm 布面油画 2018
《锦江春色》230×180cm 布面油画 2018
这种从时间性上对艺术史上大师的调研,也被屠宏涛以主题的形式具体表现在了作品中,很多作品的名称也直指这些创作的来源《洛神赋》、《竹林七贤》、《梦见董其昌》、《万物一马》……在很多作品中,屠宏涛用油画的、当代的、个人的角度,对传统绘画中的经典题材再创作,如果不看作品标题,你可能完全无法和这样的主题联系,但在知晓作品名称之后,在对作品的仔细观摩中,则可以多少揣摩出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而走远之后再看作品,又可以完美呼应作品主题所希望阐释的传统主题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精神和气韵。
《洛神2016》 180X560cm 布面油画 2016-2018
《洛神2016》 180X560cm 布面油画 2016-2018
《洛神2016》细节
《洛神2016》细节
《洛神赋》无疑是这次展览中,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在整个画面中,艺术“家凭借想象创作了古代画卷的当代版本,他采用了多个透视角度,以配色唤起了对水景的想象。他并没有细致地描绘洛神,而是以暗绿色背景上的一道粉色为象征,周围则是青色、金色和黑色的色块。画面最左边的瀑布与艺术家在距离成都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笔锋山看到的瀑布颇为相似。在画面的顶端,有一块黄色把光芒洒向了下方的景物。作品中没有单一的地平线,因此我们可以在各种透视空间中进进出出,而大片的色彩则好比是穿越之旅的暂歇之处。”
《万物一马》 210×320cm 布面油画 2014-2018
《万物一马》 210×320cm 布面油画 2014-2018
在《万物一马》(2014-2018)里也可以看到对透视的扰乱。作品的标题来自于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论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然而,画面中并没有马,屠宏涛通过在苍白背景上大胆描绘的线条表现了时间的飞逝,浅蓝色、粉色、金色的色块则进一步强化了表达。艺术家把画面的层次隐藏在粉彩之下,然后用碳笔涂抹,最后施加了一层凝胶。这种十分耗时的处理手法并没有为完成的画面带来沉重之感,反而使之看起来像空气一样轻盈,像涂鸦一样迅捷。尽管画面上没有出现任何动物,但不难想象一群骏马飞驰而过。
《竹书》(2015-2016)
《竹书》(2015-2016)
《竹书》细节
《竹书》细节
除了绘于油画布上的作品之外,展场同时展出了艺术家绘于纸上的几件卷轴作品,可以一窥屠宏涛的创作过程,屠宏涛经常通过拍摄照片研究场景,然后再画素描。这种创作过程在他的《竹书》(2015-2016)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件作品里,书法与竹子发生了“碰撞”。他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有一天,屠宏涛练习了一整天书法之后,脑子里一片混沌。他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被车灯照亮的一排竹子。他感觉好像正在驶向一道书法构成的墙,在车灯的照耀下,一笔一画都被放大了。由此而来的这件作品看上去像是一个卷轴,最左边有一片留白,然后是一片竹子,以及暴风雨般的书法文字。它不但与透视的消失有关,而且还与时间的流逝有关,蕴含其中的韵律几乎就像是一段乐曲。
《红松石1》130×100cm 布面油画 2015
《红松石1》130×100cm 布面油画 2015
正如纽约策展人芭芭拉·波洛克看到屠宏涛作品之后,联想到了进山徒步的过程中的移步换景,这些尺幅巨大的作品,也非常值得在展览现场慢慢体会。

展览将持续至12月2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