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错位”的节目,相当粗俗
“贪嗔痴”是北京艺术家周童、汪翀、余霁和白蕾组成的固定展览四人组。小组人员并不发生共同创作,仅每次联展时集结合体。本次在艺术仓库的联展《节目相当粗俗》(贪嗔痴小组联展第四回),呈现了四位艺术家自2020年初以来的创作。


贪嗔痴小组联展第四回
四位艺术家表现媒介均不一样,平时的创作也各有各的路径,但是在策展人周童的精心布置下,展览现场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又呈现出某种高度的呼应和共鸣。在观展时去寻找和品味这种如今难得一见的“展览语言”,是看他们展览时最为奇妙的体验。
而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贪嗔痴”小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那这个词就是“轻微错位”。2020年以来,世界似乎就在一个魔幻的轨道上不断运行,不论是新冠疫情,还是疫情之后所带来的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离,甚至是2021年夏季北京这座城市不寻常的天气,都似乎在预示着一个愈发魔幻的时代正在到来。而这些变化无疑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艺术家们的创作。
汪翀是四人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在国内生活经历相对较少的一个。貌似毫不意外地——他选择了油画这一表现媒介。他油画中的人物冷峻但又幽默,丑陋但又光彩,各种不同年代符号与经典构图之间的混搭,常给人一种时空错乱之感。在《狎妓图》中,汪翀用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变体,结合纯粹的文艺复兴以前的传统欧洲油画技巧,来处理中国古代主题,传统具象的作画方法,和明代的人物形象以及明显的现代符号,纠缠出一种张力,模糊的历史感似乎沉重,但又同时轻浮,虽是戏剧化的呈现,却又全无具体对号入座的代入情节。

汪翀 《狎妓图》 122×76cm 布面油画 2021

汪翀 《侯爵和他的女伴》 61x61cm 布面油画 2021

汪翀 《新宠》 61x61cm 布面油画 2021
余霁则是在传统水墨的表面框架下,用他涉猎庞杂的知识体系,深耕着自己举重若轻的恶趣味。周童常将余霁形容为“心在形而上,身在故纸堆”的“中国当代蝇量级知识分子”。在本次联展中,余霁挑选了许多代表北京的旧地名(燕京二十景),这些地名有些现在还在使用,有些已经消失不见。在他的作品中,地名所代表的地方或许已经不重要,而重要的则是地名本身,“文字”在这里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起点。《国子监》中,余霁将巨大的肉红色孔子像置于画面最抢眼的位置,体现了艺术家对“国子监”这一地区的个人想象。或许现在的人说到小西天只会想到那里有中国电影资料馆,而余霁的《小西天》则将想象中小西天“本来”的样子画了出来,而“西”本身又让艺术家联想到了“西方”等概念,“西天”本身又是佛教中的人死了之后要去的地方,各个元素在余霁的画中并置,同样也是一种不断错位的奇奥。

余霁 《国子监》30×30cm 纸本水墨 2021

余霁 《小西天》30×30cm 纸本水墨 2020

余霁作品展览现场
周童的黑白纸本材料创作,是他缜密繁杂的多样化作品系统中,最为精致的一个“边角”。在四人小组中,周童更加体现了关于“轻微错位”的分寸感,即像宏大叙事的文学,又能闻到一些评书、相声的玩笑味道。初看他的作品,并不能一眼看出这到底是印刷,还是直接画在纸上的,但在真正进入了周童作品的世界后,发现这其实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周童对纸本材质本身的多样化处理,与画面题材中“真假”、“虚实”、“因果”等关系的对应,才是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趣味。如《镖不喊沧》这一作品中,艺术家选择了一个著名的文物保护失败案例作为题材来创作,这尊屹立千年不倒的沧州铁狮子,在不断的“保护”后,终于还是不得不拆除重铸了,周童用“裱糊”的手法若隐若现地在画面底层做出了一根根曾经支撑铁狮子的支架,又将铁狮子原本的面貌置于整幅画面的表层,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时空错乱之感。而在本次展览的展眼之作《鹬蚌相争虎鹤双形》中,画面中不同的元素又构成了一种“无因果关系的人为对仗联接”。

周童 《鹬蚌相争虎鹤双形》 50x50cm 纸本综合绘画,裱糊 2021

周童 《镖不喊沧》41x26cm 纸本综合绘画,裱糊 2021

周童作品展览现场
白蕾本次的影像作品《渡劫》,则起到了将其他三人作品中的灵魂,神乎其神地串联在一起的作用,这倒不是因为在影片中周童和余霁各自担当了三位主演中的两个,更重要的是,在其他三位画作中出现的元素(比如周童的黑手印、宝珠、情趣尾巴道具、余霁的道装扮相等等)也不断在白蕾的影像作品中毫不违和地出现,“渡劫”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时空之间的非线性跨越,片中三个主角(另一主角为特邀参演的艺术家吴林蔚)出于自己“小我”的目的,而实施各自的刻板行为,最终又绕成一条线,并在结尾来了一次激烈的“决斗”。曾接受过电影学院专业训练的白蕾,对自己影像作品的可观赏度要求很高,你很难在某个当代影像作品中看到如此完整的剧情以及专业的分镜。白蕾影像作品的文本背景,往往涉猎非常繁杂的文学、历史、宗教、社科以及各种边边角角的左道旁门学问,但与之相对的是,欣赏她作品的门槛,反而并不像其他当代影像一样那么“高”,正是得益于白蕾一贯坚持专业的视听语言运用,所有观众都能进入其中,找到乐趣。


白蕾《渡劫》单频数字影像 1920x1080 33分28秒 2021

白蕾作品展览现场
或许正如白蕾的《渡劫》中,有意无意地暗示的那样,这几位艺术家不断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上走,却又不定期在某个时间点聚在一起,各个作品之间也呈现或巧合或特意的奇妙联合,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尝试去重新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结。而对于“贪嗔痴”小组联展来说,这种联结又成为观展最为有趣的部分。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