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经典椅子,看建筑师的造城传奇
继在知美术馆成都主馆第一幕大展“一把椅子,”开幕后,知美术馆与“回到二十世纪”经典设计家居买手机构联合,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呈现“椅(倚)子季”第三幕展览“一个人的城邦——从昌迪加尔椅到20世纪的造城传奇”。



“一个人的城邦——从昌迪加尔椅到20世纪的造城传奇”开幕现场
展览由学者型收藏家曹峰策展,呈现设计师家具、历史文献、版画等不同形式的近30件展品,通过一把经典款椅子,揭秘20世纪两位传奇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与皮埃尔·让纳雷(Pierre Jeanneret)合纵与乌托邦理想的实现,如何在50年代的印度独立之初,在“人类丛林中的一片空地”创造出一个现代主义的城邦,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的多元实践在东西方交汇处的高峰与绝响。正如策展人曹峰所言:皮埃尔·让纳雷的昌迪加尔造城项目,不仅是他个人的伟大作品之一,也在二十世纪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一章。

勒·柯布西耶,夏洛特·佩里安和皮埃尔·让纳雷《C2椅》 Cassina 版本 1970年代产
印度昌迪加尔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它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实验,昌迪加尔区之前并没有任何城市的样貌,也没有所谓的聚居区——而当柯布西耶与让纳雷则是完全从城市规划的概念入手,先把城市建好,然后再把人搬进来。这样一种对城市的大规模规划和改造,在人类城市规划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皮埃尔·让纳雷 《昌迪加尔行政楼的折叠屏》 印度红木、亚麻、橡胶、钢 1957 法国/印度
皮埃尔·让纳雷 《昌迪加尔小方凳》 柚木、藤编 1960 法国/印度
皮埃尔·让纳雷 《昌迪加尔小方凳》 柚木、藤编 1960 法国/印度
柯布西耶通过“模度理论”建造了昌迪加尔的大都市。用人体的模型为基础,构造一整个城市的外形与建筑。而让纳雷则为昌迪加尔制造了一批经典的家具,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让这些家具看上去十分具有当地特色。

皮埃尔·让纳雷 《为昌迪加尔建筑师办公室设计的柚木矮柜》 柚木 1955-1956
1950年代诞生之初,昌迪加尔椅被大量用于国会大厦的许多行政办公室,接下来则渐渐进入在印度的民众的生活中。坚固的柚木,温润顺滑,简洁的几何构造,椅腿呈独特的倒V造型——既有现代的洒脱利落,又带有自然的精神气。编织的藤条,轻便舒适,实现椅子背支撑面通风透气,以更好地适应印度亚热带的湿热和肆虐的昆虫。

皮埃尔·让纳雷 《办公室藤椅》 型号PJ-SI-28-A 为建筑师办公室设计 柚木、藤条 1955-1956年 昌迪加尔
但好景不长,随着当地人对更加现代的家具的偏爱,昌迪加尔椅开始被大面积废弃;它们甚至还被以废料出售——随着柚木价格的日益上涨,常常会有印度当地的木匠买下这些家具,拆下柚木架进行再利用。

皮埃尔·让纳雷 《昌迪加尔M.L.A.公寓楼的长凳》 一对 柚木、藤条、衬套 1955 法国/印度
直到1999年,一位法国人为这把“灰头土脸”的椅子带来全新转机。慧眼识珠古董家具商艾瑞克(Éric Touchaleaume)收集来巨大数量的昌迪加尔椅,并花费近十年时间修复整理,再将椅子们带到拍卖场上,由资本加持,完成昌迪加尔椅的华丽逆。2013年,由艺术家、导演阿米·西格尔(Amie Siegel)执导的纪录片《起源》(Provenance)在荧幕中再现让纳雷为昌迪加尔城设计的家具,从远在南亚的诞生地、远渡重洋的推手、到屡创新高的拍卖场、蜂拥而至的藏家……纪录片的播放在全世界范围内再度掀起昌迪加尔热潮。

皮埃尔·让纳雷 《袋鼠安乐椅》 柚木、藤条 约1960 法国/印度
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