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登场 “谁在”开启第二回展
“谁在”第二回展 北京站
2014年的艺术学院毕业季已结束,那些年的“在校学生”正进入“年轻艺术家”的时代。虽然他们的艺术生涯才刚开始,并且艺术创作略显青涩,可其内里的单纯与潜在的才能成为各个艺术机构看重的因素。夏日结束,转入秋季,798艺术区变得忙碌起来了,还未为自己书写艺术经历的年轻艺术家也陆续变得活跃,亮相展览之中,逐渐为人所识。8月30日,桥舍画廊举办了一场名为“谁在”展览。展览是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ART GUIDE(艺术指南)》和桥舍画廊共同组织的,年轻艺术家的“选秀”项目。“谁在”第一回展于2011年开启,时隔两年举办的第二回展于7月初先在桥舍画廊深圳空间开幕。桥舍画廊北京空间于8月30日启动了“谁在”第二回展北京站的项目,呈现出十一种青春活力。
李萧禾的作品《上春画印》,桃花源内的生活之景不再神秘,日常生活之物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
程蒙蒙、李萧禾、梁浩、庞智卿、邢鹏、徐毅、岳杨、张耒、赵津毅、赵延斌、周栋是“谁在”第二回展北京站的成员。据画廊工作人员介绍,“谁在”主要是面向中国八大美术学院的,刚踏出校园的新晋艺术家。今年由于时间紧迫并且可供选择的优秀作品不是很多,为此将参展艺术家的范围扩大,以80后为分界线。然而,当我们还在以“80后”作为新生力量的代名词时,“90后”正悄然崛起,并发出强有力的攻势。此次参展的艺术家赵延斌便是一颗90后新星。若看过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千里之行”展览的观众必定熟悉他的作品。现场展示了他获奖作品《明日照常上课》的缩小版,而原作早被澳大利亚悉尼WHITE RABBIT(白兔美术馆)收藏。而另一位90后艺术家是李萧禾。传统的国画颜料在此没有与宣纸相遇,坦培拉制作的画布成为色彩表演的舞台,中西合璧却没有破坏国画本有的淡雅。桃花源内的生活之景不再神秘,日常生活之物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
找延斌的作品《明日照常上课》,学生时代的记忆得以重现。没有特色可言的校服没有掩盖掉个体独特的魅力。
对于只有郭子、王岱山、肖芳凯三位艺术家坐镇的桥舍画廊,一直想扩大签约艺术家的阵容。为此,举办这类展览除了推广青年艺术家,桥舍画廊也想通过这一渠道寻找年轻新势力。询问在场艺术家中是否有心仪之选,他们表示还需观望一下他们的创作在艺术市场上的反响。虽然时隔两年,但是从今往后,“谁在”将成为桥舍画廊常规项目,在每年夏天与观众见面。据悉,展览持续至9月18日。
张耒的作品《占梦S》,探讨现成品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徐毅的作品《深夜秋话》与《人与人NO,1》,都市后的景象。
谁在-第二回展开幕,艺术家周栋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表感言。
谁在-第二回展开幕,展览学术主持、清华美院绘画系副主任周爱民评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