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足球和桑巴,巴西人的热情还挥洒在这些当代艺术里
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
主 办
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协办机构
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巴西驻华大使馆、CURRENTS文化艺术基金会
策展人
鲍栋 唐启凤
展览时间
201.12.9-2018.3.3
展览地点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1、2、3展厅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现场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现场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现场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现场
21位中国艺术家和21位巴西艺术家,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交相呼应,构成了这场叫做“对流”的中巴当代艺术大展。这也是巴西当代艺术首次在中国如此集中的展出,参展艺术家年龄层分布从90多岁高龄一直到“80后”,创作涉及各种媒介类型,并且与巴西的历史与当下密切关联。这个层面,这些艺术家和作品也构成了一部简要的巴西当代艺术史,我们也可从中一窥巴西当代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巴西艺术家在热带主义运动的带动下开始了对本土经验的探寻与整理,进而展开了对自身文化身份主体性的构建。
根据展出的21位巴西艺术家的创作,策展人鲍栋和唐启凤同样选择了21位中国艺术家中来呼应巴西艺术家作品中的材料使用、图像风格、工作方法、问题意识、社会表征、历史叙述等问题。正如艺术家隋建国在开幕中说到的那样:“巴西艺术家在融汇欧洲基因和本土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也像镜子,对于中国艺术家如何从传统文化进入现当代文明给予了有益的启示。”而在这样彼此相望的观看中,相距2万多公里的两个国家的艺术在众多方面的相似性,将我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观看抽离国家对国家的狭隘比较,而上升到全球人类的视角,促使我们更确切地回应今天全球化主题下的多中心议题。
通加 & 黄永砯
通加 《我、你和月亮》 320×700×500cm 装置:铁材、钢材、石化木、青铜、石膏、陶瓷、玻璃和石英晶体 2014
通加 《我、你和月亮》 320×700×500cm 装置:铁材、钢材、石化木、青铜、石膏、陶瓷、玻璃和石英晶体 2014
通加 《我、你和月亮》 320×700×500cm 装置:铁材、钢材、石化木、青铜、石膏、陶瓷、玻璃和石英晶体 2014
黄永砯《桃花源记》尺寸可变 手稿 2008
黄永砯《桃花源记》尺寸可变 手稿 2008
黄永砯《桃花源记》尺寸可变 手稿 2008
通加是巴西当代艺术的灵魂人物之一,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哈瓦那双年展、广州双年展、里昂双年展等,他的作品混合着宗教、神话、哲学、科学和魔法,呈现非洲黑奴、亚马逊印第安人、葡萄牙人,以及二十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大批移民的到来,在巴西形成的一种奇异的文化交融状态,并带有着一种强烈的精神仪式指向。而与他相对的中国艺术家黄永砯并没有展出其大体量作品,而是用一卷《桃花源记》手记,四两拨千斤地将艺术家同样对全球文化政治问题的回应呈现出来。
安东尼奥·迪亚斯 & 余友涵
安东尼奥·迪亚斯《无题》75×240cm 布面铜皮和丙烯 1985
安东尼奥·迪亚斯《无题》(细节)75×240cm 布面铜皮和丙烯 1985
安东尼奥·迪亚斯《无题》120×210×5cm 布面丙烯、氧化铁、金叶和铜叶 2014
安东尼奥·迪亚斯《无题》(细节)120×210×5cm 布面丙烯、氧化铁、金叶和铜叶 2014
余友涵《抽象20150922》168×289cm 布面丙烯 2015
余友涵《2008.07.22》172×254cm 布面丙烯 2008
安东尼奥·迪亚斯是巴西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1944年出生于大坎皮纳斯(Campinas),目前生活和工作在意大利米兰与巴西里约热内卢。他的作品以观念主义为基础,但跨越各种文化及政治议题,既包括性、身体与宗教,也包括巴西的历史、政治与文化。近期,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波普与漫画的因素,并把当代商业社会的生存状态作为主题。与其对应的中国艺术家余友涵的创作综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社会主义时期的美术,以及西方现代及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最终通过对视觉手法的探索并结合多重透视和对中国文化本体结构的研究。
莱达·卡通达 & 林天苗
莱达·卡通达《卡杜》 布面和织物丙烯 231×335cm 2010
莱达·卡通达《冠军 III》222×295cm 布面和织物丙烯 2013
林天苗《都一样》15m 彩色真丝线、树脂骨骼、金属挂件 2011
林天苗《都一样》15m 彩色真丝线、树脂骨骼、金属挂件 2011
莱达·卡通达是巴西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1961年出生于圣保罗。从1983年开始,她一直在印花布上创作,利用其图案来绘画,她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材料,制作拼贴,缝制织物,包括T恤、商标、足球、滑板,并且她的作品与今天日益全球化的巴西当代文化息息相关。同她相呼应的是同样以编织为创作特点的中国女性艺术家林天苗,她用如织物、头发、丝线等女性化的材料才反思女性自身的身份,并逐渐走向了一种超越性别的视角,越来越关注生与死、物与人。
安德烈·小松 & 胡晓媛
安德烈·小松《自动装置》 尺寸可变 玻璃,镜面,钢架,钢丝网,水泥板,夹丝玻璃 2017
安德烈·小松《自动装置》 尺寸可变 玻璃,镜面,钢架,钢丝网,水泥板,夹丝玻璃 2017
胡晓媛 “木/形”系列 尺寸不一 木,墨,绡,漆、铁钉 2014
安德烈·小松1978年生于圣保罗,他的作品与当代城市的空间变动经验相关,利用日常所见拆迁与建设中工地上的普通建筑材料创作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把这些材料与空间结构作为表达的语言。此次展出的作品《自动装置》在北京创作完成,其个展也将在常青画廊项目空间开幕。作为同样对空间和材料的掌控,策展人选择了中国艺术家胡晓媛的作品与其对应,她在作品中一直呈现着一种对细微状态的敏感,比如影像中的空间、时间、声音与运动,装置中的结构、材料与表皮。
亚伯拉罕·帕拉特尼克 & 尚一心
亚伯拉罕·帕拉特尼克《运动的物体》 120×40×40cm 木材、福米加塑料贴面、金属、丙烯、磁铁和引擎 1966/2005
亚伯拉罕·帕拉特尼克《W-993》110×170cm 木板丙烯 2016
尚一心《1和N》尺寸可变 木 2016
帕拉特尼克是巴西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1928年生于巴西东北部城市纳塔耳(Natal),曾在巴勒斯坦(Palestine)学习绘画,素描、历史和哲学,1948年返回巴西,成为里约热内卢最早的抽象艺术家之一。他运用光和运动创作,结合了技术和美学,成为动态艺术的先锋。帕拉特尼克也是阵线集团(Grupo Frente)的一员,这个组织提倡发展具象,新具象和视觉诗。1951—1965年,帕拉特尼克9次参加圣保罗双年展,并在1964年代表巴西参加第32届威尼斯双年展。因为他对木质材料的偏爱,策展人选择了同样使用木质材料创作的中国年轻艺术家尚一心与其呼应。
路易斯·泽尔比尼 & 王宁德
路易斯·泽尔比尼 Luiz Zerbini 《欢快的心情》 347×192cm、363×192cm、351×189cm 三联画-布面丙烯、青铜、木材、水泥、陶瓷和棉绳 2016
路易斯·泽尔比尼 Luiz Zerbini 《欢快的心情》 347×192cm、363×192cm、351×189cm 三联画-布面丙烯、青铜、木材、水泥、陶瓷和棉绳 2016
路易斯·泽尔比尼《无题(科尔梅亚酒店 II)》220×160cm 布面丙烯 2013
路易斯·泽尔比尼《无题(科尔梅亚酒店 II)》(细节)
王宁德《有形之光 / 理想天空滤色镜No.5》 144×200×5cm 综合材料 2013
王宁德《有形之光 / 理想天空滤色镜No.5》(细节)
路易斯·泽尔比尼1959年出生于圣保罗,14岁时,开始师从若泽·安东尼奥·范·阿克尔(Jose Antonio van Acker)学习绘画并与克洛斯·莫雷拉(Carlos Moreira)一起学习摄影。他是巴西当代为数不多的使用具象写实手法来绘画的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中,各种景物与静物的组合常常布满整个绘画空间,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气息。另一方面,这种满幅的风格也出现在他的抽象绘画中,使他的抽象绘画充满着感性的活力,作品形式的相似令策展人选择了王宁德的综合材料作品《理想的天空》系列来作为他的中方对应艺术家
恩里克·奥利维拉 & 刘韡
恩里克·奥利维拉《有开口的盒子》280×280×40cm 木材 2014
恩里克·奥利维拉《有开口的盒子》(细节)
恩里克·奥利维拉绘画作品
刘韡《丛林 No.10》 470×145×25cm ×2 帆布,木头 2012
刘韡绘画作品细节
恩里克·奥利维拉是目前巴西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他1973出生于圣保罗州欧里纽斯(Orinus),现生活和工作在圣保罗。他的代表性风格是用不同材料制作成有着树木表皮肌理的雕塑,或者形成墙体浮雕,以及观众可以进入的建筑、隧道和洞穴等空间环境。他的布面丙烯作品用厚重而紧密的笔触来构成一种物质化的色彩肤表,并与他的雕塑作品一样充满了“丛林”的力量。而同样在雕塑和绘画中个人风格突出的中国艺术家刘韡的作品在空间和形式上同其呼应。刘韡的作品也常常体量巨大,并且以强悍的形式及物质张力对应着当代中国的生存体验。
伊朗·圣埃斯皮里图 & 王光乐
伊朗·圣埃斯皮里图《六边形隐居所》400×580cm 壁画 2016
王光乐《水磨石2016》180×140cm 布上油画 2016
阿德里安娜·瓦雷让 & 石青
阿德里安娜·瓦雷让《涡流-回旋 》 150×150cm 布面油彩和石膏 2013
阿德里安娜·瓦雷让《青釉-色》 99×99cm 布面油彩和石膏 2015
石青《没什么不会改变》尺寸可变 方木,丝网图案,油墨印刷 2011
阿德里安娜·瓦雷让是巴西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1964生于里约热内卢,并至今生活和工作于此。她的作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呈现了文化身份的扩展和变更,探讨巴西本土文化吸收并消化外来文化影响的过程,在她展出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同样的,与其对应的中国艺术家石青的作品中,同样可见伊斯兰纹饰这样的代表着异族传统文化的纹饰。
罗德里戈·安德拉德 & 李松松
罗德里戈·安德拉德《碧蓝色波浪(森山大道)》120×180cm 布面油彩,装裱在中密度纤维板之上 2014
李松松《未名湖》360×400cm 铝板油画 2013
罗德里戈·安德拉德1962年出生于圣保罗,曾在巴黎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他的绘画在黑暗与明亮、再现与抽象、色彩与形状之间反复切换,但始终强调着绘画的物质性存在感,而这一点同中国艺术家李松松不谋而合。在李松松的油画作品中,常以老照片为基础,以强烈的笔触和色块形成了有浮雕感的绘画风格。李松松根据照片本身所具有的某种观念或关联,重新建构图像,只保留一部分图像原本的痕迹,用绘画颜料的物质性消除着历史图像的含义。
维克·穆尼斯 & 梁铨
维克·穆尼斯《手工制作:无题 (橙色三角)》75×55cm 档案纸喷墨打印综合材料 2016
维克·穆尼斯摄影作品《手稿》用线缠绕中类似素描的画面,并会摄影将其捕捉。
梁铨《荷塘II 》 122×160cm 色、墨、宣纸拼贴于宣纸 2016
维克·穆尼斯1961年出生于圣保罗,是巴西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在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国家摄影中心的众多机构举办过展览。2001年,维克代表巴西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用日常生活的材料去重现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他在一个巨大的尺度上放大、摆放这些图像景观,在拍摄成图片后,再毁掉景观本身。这种对经典的重构,同中国艺术家梁铨的水墨综合作品异曲同工。梁铨通过形式的途径保持了对西方现当代的关注,却反向构建了一个与西方艺术有着差异性的美学框架。在汲取西方现当代艺术经验的同时,归返中国艺术传统的源泉,以此呈现当代艺术的东方高度。
安娜·普拉塔 & 欧阳春
安娜·普拉塔《格尔森(里卡多)》150×120cm 2017
安娜·普拉塔《无题》80×90cm 布面油彩 2014
安娜·普拉塔《格尔森(里卡多)》150×120cm 2017
安娜·普拉塔《格尔森(里卡多)》(细节)
马科斯·查韦斯 & 马秋莎
马科斯·查韦斯《无所不在》174×320cm 摄影,装裱在丙烯酸和金属结构之上 2010
马科斯·查韦斯《我正在观景》80×100cm 摄影,展览版本 2005
马秋莎《空间的故事—一个打工仔的起居室》 153×113cm 数码打印 2007-2008
马秋莎《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7'54'' 单频录像 2007
马科斯·查韦斯1961生于里约热内卢,曾在里约热内卢的圣乌苏拉大学学习建筑和城市规划,现居里约热内卢。他参加过哈瓦那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创作媒介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和影像,他的作品经常通过独特的镜头呈现出对街头事件与行为的感知和反应,让一件件日常的事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爆发,带来一种奇特的幽默感。他展出的两组作品,在形式上都同中国艺术家马秋莎相呼应。在马秋莎同样多元的创作媒介中,常以细腻、女性化的个体经验,探究人与人之间微妙且复杂的关系,由此对应中国当下生活中集体的焦虑和不确定感。
卡利托·卡瓦略萨 & 宋冬
卡利托·卡瓦略萨《无题 Untitled 》165×244cm 铝板油彩 2017
卡利托·卡瓦略萨《无题 Untitled 》(细节)
宋冬《砸碎镜子的界限》 尺寸可变 双面镜子,录像 2003
卡利托·卡瓦略萨1961出生于圣保罗,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工作涉及雕塑、装置、影像与表演。他经常使用充满巴西本土经验的材料与形象,比如电线杆与面包山,他也经常使用日光灯管、纱布帘、镜子等普通材料。展出的作品中,艺术家用镜子和油彩创作的方式,呼应了中国艺术家宋冬《砸碎镜子的界限》作品中通过镜子这一媒介和打破镜子这样的动作对种族和文化之间界限破坏
约纳塔斯·德·安德拉德 & 杨振中
约纳塔斯·德·安德拉德《鱼》 录像 2016
杨振中《922颗米》7’59’’ 录像
约纳塔斯·德·安德拉德1982年生于阿拉戈斯州马塞约。与巴西大部分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艺术家相比,安德拉德更关注巴西东北部的经验,比如亚马逊河流域土著人的文化与生活。同样是以日常生活题材介入,中国艺术家杨振中更多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强化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错乱。
卡伊奥·莱塞维茨 & 蒋志
卡伊奥·莱塞维茨《凤凰木》 191×281×5cm 彩色打印 Diasec工艺装裱 2016
卡伊奥·莱塞维茨《库拉依》26×33cm 喷墨打印 相纸 2009
蒋志《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变得简单No.3》200×150cm 摄影 2006
卡伊奥·莱塞维茨是巴西最重要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1967年出生于圣保罗。他在摄影中关注自然环境、热带雨林、以及人类活动如采矿、伐木、城市建设等对自然原初面貌的改变。莱塞维茨曾代表巴西参加了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并于2014年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举办过个展。同样在摄影作品中关注城市面貌的中国艺术家蒋志被策展人 选择在展览中与其相呼应。蒋志在作品中着力于如何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经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并保持日常经验与文本经验两个维度上的张力。
米格尔·里奥布朗库 & 骆丹
米格尔·里奥布朗库《对着红尾蚺微笑》180×100cm 摄影
米格尔·里奥布朗库《蓝色探戈》40×60cm/幅 Blue Tango 摄影(Fujifle×相纸) 1984-2017
骆丹《老姆登村的金玛伟》99.5×129.8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10
米格尔·里奥布朗库是巴西影响力最大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1946年出生于加那利群岛拉斯帕尔马斯市(Las Palmas)。他同时也是一个画家、电影制作人,并创作多媒体装置。他拍摄了大量巴西土著人群和少数民族的标志性照片,这一点同中国艺术家骆丹的摄影主题相似,但不同的是骆丹的作品带着某种局外者的冷静观看,但他的摄影及影像的语言与拍摄对象更为紧密,带来一种在场的敏感性。
阿丰索·托斯特 & 傅中望
阿丰索·托斯特《三条腿系列 》223×7×10cm 木材 2002
阿丰索·托斯特1965年生于巴西东南部城市贝洛哈里桑塔(Belo Horizonte),2001年,开始从事雕塑艺术。他经常使用木头为材料来创作场域性的装置作品,并将自己过往务农的经验带入其中。在他创作使用的木材中有很多是农具,他通过雕刻这些生产工具的手柄向历史上成千上万的甘蔗园劳动者(他们很大一部分当时是奴隶)致敬。预期对应的是中国艺术家傅中望,他的《榫卯结构》系列作品把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移植到雕塑创作中,使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阐发出新的文化意义,个人与历史的经验在碰撞并转化。
巴朗 & 杨茂源
巴朗《凡诺斯末》27.5×12×10.5cm 环氧树脂和合成磁漆 2015-2016
杨茂源《得 no.5》24x19x24cm 黑色陶土 2006
巴朗1959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1983年与阿列安德列·达科斯塔(Aleandre Dacosta)和里卡多·巴斯鲍姆(Ricardo Basbaum)组成了“六手小组”。巴朗的作品中洋溢着幽默感,在他的陶瓷作品中,他对来自不同文化的陶瓷器进行拆分、切割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奇妙组合,而其他最近的雕塑中,将不同普通的物品用石膏翻模再重新组装,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家杨茂源将石膏雕像同日用器具结合的作品。
菲利普·科恩 & 蔡磊
菲利普·科恩《系列-分割布光#13 》 37 × 37cm 木板绘画 2017
蔡磊作品
菲利普·科恩1976出生于圣保罗,曾在巴西阿曼多·阿尔瓦雷斯彭特亚多基金会(FAAP)高等教育中心学习绘画和雕塑,并于2016年在西班牙马德里获得了意利可持续艺术奖。菲利普·科恩聚焦于视觉再现、几何抽象以及材料媒介之间的张力,用极简主义的工作方法调动我们的视觉经验。他近期的作品是用板材的拼接来构成形象及空间的暗示,而这和中国艺术家蔡磊在二维中通过水泥对空间的探讨达成某种默契的呼应。
圣克莱尔·切明 & 隋建国
圣克莱尔·切明《伊俄卡斯忒和拉伊俄斯》35×30×20cm 青铜 2017
隋建国《手稿》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08-2017
圣克莱尔·切明1951年出生于巴西上克鲁斯(Cruz Alta),曾在巴黎学习雕塑,现在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及北京。作为一位活跃的雕塑家,他的作品涉及多种风格、主题和材料:从新超现实主义到现代家具设计与流行文化中的玩具,而其对雕塑自身历史的探讨同中国艺术家隋建国对雕塑本身质感的探讨上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