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里的童话故事
双年展、三年展本意是指每两、三年举办一次的艺术展览,一般在艺术界也特指国际顶级大型展览。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双年展都会成为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品牌。其中最著名的有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柏林双年展等。同时也是因为双年展的巨大品牌效应,战后国际双年展越来越多,也造成了双年展模式上的审美疲劳。双年展策展人满天飞,一个组委会一个流行的主题加上泛国际化的艺术家,就可以拉出一个国际双年展。近年来,讨论双年展症结也成为国际策展界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作为双年展本身,品牌建设能短期吸引国际关注的赞助商,但作为地区文化差异化的建设,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作为亚太地区比较有特色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却树立了从地区文化特征入手,全面体现当代艺术与当地文化生态的有机结合的展览模式。
从历史上看,越后妻有地区作为日本中部农业发达地区,盛产全日本最优质的稻米、清酒、和服面料。由于盆地地形,纬度并不高的越后妻有地区却是日本积雪最厚的地区,冬季平均积雪能达到3—4米。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越来越多当地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发展。几十年下来,该地区人口严重流失、老龄化问题突出。很多乡间的房子成为空房和孤房。三年展组委会利用地方发展的瓶颈与特色,邀请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家在山间稻田完成作品,将作品融入当地生活。艺术家根据个人意愿,也可以在这些废弃的房子里做作品,这样废弃物就变成了艺术展厅或者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充分利用所有资源,形成新的文化特色。
作为本地区甚至于全日本最重要的艺术展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1/3, 剩余的部分由三年展组委会承担。由于三年展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与良好的学术口碑,三年展鼓励收藏家购买部分参展作品。由于很多作品是跟大地文化背景无法分割,藏家购买作品后作品会永久保留在当地。资金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循环,以至于三年展组委会有足够的经费对作品进行常年的维护保养。这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三年展运营模式。即便是在展览结束之后, 大部分作品都能完好地保留下来随时供人参观,作品量也随着时间不断增加,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有别于其他国际双年展的一个特例。在这个模式链条中组委会、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的意愿和利益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受益最大的还是展览当地的文化生态。
本次展览邀请了中国年轻艺术家黄然参展。展览的主场馆周围,黄然邀请当地居民、农场的农民、小学生以及当地的动物进行了一场童话式或者寓言式的游行。作品的题目叫“未知的行走”。队伍由一名举着白旗的旗手引导,他身后是手提老式录音机的人(但是录音机并没有发声)以及一些手持细长木棍的徒步者,木棍的顶端用线系着黄铜小号,垂挂在他们自己面前。当地居民紧随旗号,手持蔬菜,或强迫,或诱导着马、羊、兔子等动物跟随队伍的行迹围绕着主场馆绕圈行走。在这个作品中,艺术家从当地文化特征入手,与大家探讨在琐碎的、模糊的诱惑点面前,强迫我们、吸引我们向前走的目标究竟为何物?社区、自我认知以及群体产生的效用在某种程度上转瞬即逝却又无法解决。
从历史上看,越后妻有地区作为日本中部农业发达地区,盛产全日本最优质的稻米、清酒、和服面料。由于盆地地形,纬度并不高的越后妻有地区却是日本积雪最厚的地区,冬季平均积雪能达到3—4米。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越来越多当地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发展。几十年下来,该地区人口严重流失、老龄化问题突出。很多乡间的房子成为空房和孤房。三年展组委会利用地方发展的瓶颈与特色,邀请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家在山间稻田完成作品,将作品融入当地生活。艺术家根据个人意愿,也可以在这些废弃的房子里做作品,这样废弃物就变成了艺术展厅或者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充分利用所有资源,形成新的文化特色。
作为本地区甚至于全日本最重要的艺术展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1/3, 剩余的部分由三年展组委会承担。由于三年展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与良好的学术口碑,三年展鼓励收藏家购买部分参展作品。由于很多作品是跟大地文化背景无法分割,藏家购买作品后作品会永久保留在当地。资金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循环,以至于三年展组委会有足够的经费对作品进行常年的维护保养。这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三年展运营模式。即便是在展览结束之后, 大部分作品都能完好地保留下来随时供人参观,作品量也随着时间不断增加,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有别于其他国际双年展的一个特例。在这个模式链条中组委会、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的意愿和利益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受益最大的还是展览当地的文化生态。
本次展览邀请了中国年轻艺术家黄然参展。展览的主场馆周围,黄然邀请当地居民、农场的农民、小学生以及当地的动物进行了一场童话式或者寓言式的游行。作品的题目叫“未知的行走”。队伍由一名举着白旗的旗手引导,他身后是手提老式录音机的人(但是录音机并没有发声)以及一些手持细长木棍的徒步者,木棍的顶端用线系着黄铜小号,垂挂在他们自己面前。当地居民紧随旗号,手持蔬菜,或强迫,或诱导着马、羊、兔子等动物跟随队伍的行迹围绕着主场馆绕圈行走。在这个作品中,艺术家从当地文化特征入手,与大家探讨在琐碎的、模糊的诱惑点面前,强迫我们、吸引我们向前走的目标究竟为何物?社区、自我认知以及群体产生的效用在某种程度上转瞬即逝却又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