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十年回归故里,中国绘画的“绘画性”如何回归?

作者:张朝贝摄影:张朝贝 2016年8月28日 资讯展览
8月27日下午三点,“尤利西斯的凝视——绘画性与内心关照的双重回归”在位于北京工人体育馆旁的今格艺术中心开幕,在三层展厅里呈现了24位青年艺术家的画作。
开幕现场艺术家与嘉宾
开幕现场艺术家与嘉宾
此次展览策展人张一舟介绍,这24位参展的艺术家年龄跨度为70后到90后,以80后为主。他们或是已在艺术领域小有成就,或是近年来表现突出,或是尚未为大家熟知但作品中已有强大潜力,但大都在创作中坚持着“绘画性”的追求。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谈到“尤利西斯”这一展览名字的由来,张一舟认为,正如《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拉丁名尤利西斯)在海上漂泊十年终回故里,中国当代艺术在历经了十余年符号的迷狂、观念的狂欢和图像化的冲击之后,艺术家们在作品中所呈现的精神关照、对绘画性的持续探寻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一层展厅秦琦作品《蕙兰家的大白鹅》(右一)
一层展厅秦琦作品《蕙兰家的大白鹅》(右一)
一层展厅宋琨作品(右一、右二)
一层展厅宋琨作品(右一、右二)
当代艺术似乎一直在避免的问题就是绘画的绘画性,但当图像化的浪潮退去,人们是否已经逐渐忽视绘画的实质呢?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仍愿意去探寻身边的事物和自己内心感受,抛去外界的众多干扰,去呈现对精神世界深沉的关照。
左:李易纹 《齿轮效应Ⅱ》 200×200cm 布面丙烯 2013;右:李易纹 《黑洞》 120×720cm 布面丙烯 2014
左:李易纹 《齿轮效应Ⅱ》 200×200cm 布面丙烯 2013;右:李易纹 《黑洞》 120×720cm 布面丙烯 2014
地下一层展厅董鹤作品《最后一天》(右一)
地下一层展厅董鹤作品《最后一天》(右一)
在“绘画性”这一主题之下,宽阔的展览现场又明显被天然地分割为三个部分:一层展厅的作品温和、明快,如秦琦的《蕙兰家的大白鹅》,宋琨的《Jellyfish》;地下一层的作品深沉、稳重,如李易纹的《齿轮效应Ⅱ》《黑洞》,董鹤的《最后一天》;二层展厅的作品风格更偏活泼。
一层展厅
一层展厅
地下一层展厅
地下一层展厅
地下一层展厅
地下一层展厅
二层展厅
二层展厅
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
万真宇 《星辰呼吸》 305×410cm 布面油画 2014
万真宇 《星辰呼吸》 305×410cm 布面油画 2014
黄立言 《沉默的镜像》 175×215cm 布面油画 2012
黄立言 《沉默的镜像》 175×215cm 布面油画 2012
孟阳阳 《马》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5
孟阳阳 《马》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5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