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中国当代艺术棱镜看OCAT十年——“展示片段” 文献研究展

作者:蒲迪 2015年11月3日 资讯展览
以OCAT成立十周年为企划,OCAT研究中心于10月31日下午6点30分正式开启了该中心为期3个月的展览——“展示片断:OCAT十年(2005-2015)文献研究展”。通过OCAT十年历程来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道路,本次文献研究展以“片段”为切入点,有整体指向某一局部,该展既可以理解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抑或被理解成研究历史的方法展。
透过中国当代艺术棱镜看OCAT十年——“展示片段” 文献研究展
此次展览共涵盖了16位当代艺术家:卢昊、王广义、隋建国、曾力、汪建伟、徐坦、新刻度小组、吴文光、朱加、张培力、李永斌、高世强、周啸虎、曹斐,其中不乏在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中具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自成一派的创作体系将展览划分为3个单元。
 
出席展览的嘉宾、艺术家以及OCAT工作人员
出席展览的嘉宾、艺术家以及OCAT工作人员
本展览旨在通过剖析过往的展览从而进行对艺术史的梳理,此次群展将注意力集中在历史与当代、世界与个体关系的范式性片段。无形的思考向作品的物质形态转移,通过文献再次返回思想源头。将艺术家的手稿、录像、对谈记录等材料整理呈现出一个时代特殊的艺术生态和情景逻辑。第一单元“在场的秩序”首先从展览历史的角度再次解读视觉政治史,对“国家遗产”梳理的研究邀请到卢昊、王广义、隋建国、曾力、汪建伟五位艺术家展出作品和文献,从感知分配、话语形成与记忆生产等方面追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构建和历史叙述。据了解,该单元分别从工业、政治、城市、文化等角度探讨国家视觉遗产中的意识形态、精神价值、权利符号意义以及艺术家自身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相互关系。
一层第一单元展览现场
一层第一单元展览现场
王广义作品方案《东风-金龙》是以一种当时盛行的中国工业化产品为原型加以艺术观念手段,演绎为一种文化、政治和消费符号的过程,从而探讨现代化工业产品作为权利符号与消费符号之间糅合思想与视觉政治的荒诞关系。《观礼台》是汪建伟展出的方案,亦是他对建筑师张开济就“天安门观礼台”的调查与研究。通过采文献考证以及图像比较等视觉历史手段,展开了在新中国建立时一项具有政治学、文化学内涵的建筑工程的功能价值。汪建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观礼台移除,从而让观者显而易见地发现图像显性与隐性之间的关联,试图传递出被遗忘的功能背后所隐藏的隐性意义。
 
王广义作品方案 《东风-金龙》
王广义作品方案 《东风-金龙》
《东风-金龙》
《东风-金龙》
王广义作品 《东风-金龙》系列
王广义作品 《东风-金龙》系列
汪建伟 《观礼台》
汪建伟 《观礼台》
隋建国的《大提速》通过剑指“提速”这一现代化课题在中国近现代铁路设计中的历史改造与发展,并针对速度观念对重塑中国人心理、精神、价值及生存环境的复杂意义。通过视频影像处理,将抽象意义物化为视觉图像,隋建国的草图中似乎有意识地可圈可点地指出speed等尖锐词语,将作品的主旨以纯粹直观化的形式使观者尽收眼底。曾力作品《水城钢铁厂》以对上世纪70年代影响中国工业革命的“三线工程”的视觉调查,突出冷战意识形态下中国现代化设计进程中的影响与精神后果。《复制的记忆》中艺术家以建筑作为媒材,通过卢昊对北京城九座古城门的虚拟描绘,以一种乌托邦的形态演绎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变化以及利用视觉化研究对中国传统精髓的当代化、中国文化身份的思考进行反思与重新解读。
隋建国 《大提速》  影像
隋建国 《大提速》  影像
视频片段剪辑播放
视频片段剪辑播放
隋建国《大提速》的草稿
隋建国《大提速》的草稿
草稿方案局部包括环铁、速度、200km等元素体现
草稿方案局部包括环铁、速度、200km等元素体现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衔接的空间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衔接的空间
曾力作品《水城钢铁厂》全景
曾力作品《水城钢铁厂》全景
作品细节
作品细节
卢昊 《复制的记忆》
卢昊 《复制的记忆》
《复制的记忆》局部亚克力模型细节
《复制的记忆》局部亚克力模型细节
由徐坦、新刻度小组、汪建伟组成的第二单元:“类学科实践”将关注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借鉴或挪用其它学科的工作状态找到一种可以被艺术利用,而不被其占有的知识可能。徐坦带来了新作“社会植物学——捱/动物性自由”,旨在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在社会和个人意识中,种植,植物界以及环境的状况是什么。现场,作品由研究过程的纸本以及桌子下方的录像和荧屏建构出一个阅读空间,由录像,文字,现场装置构成,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阅读工作性质。通过此综合写作的方式,徐坦表达了如何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关键词“捱”,“动物性自由”等。新刻度小组带来的作品《解析》把测量手段作为艺术语言,一方面排除感情经验的介入,一方面并不引用结论。以人类知识为前提假设,对每一个体的物质实在性作为数量关系的推想,从而引出整体关系的假设来确定个体存在的意义。
第二单元展览现场徐坦的
第二单元展览现场徐坦的"综合写作空间"
新刻度小组 《解析》
新刻度小组 《解析》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在中心的地下一层,展览第三单元“具身空间”通过不同话语、实践与经验在美术馆中的空间的蜕变,而它取决于一种新的共处与好客原则的建立,即美术馆在体制发展中对自身独立性、敞开性暨批判性的不断演化。本单元通过影像手段将电影与当代艺术之间关系重新探索,呈现朱加、张培力、李永斌、高世强、周啸虎、曹斐六位艺术家经由“电影”这一视角重新廓划华人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特定历史及美学经验,以及从西方影像艺术的垄断中突围并发现新的可能。
位于地下一层的第三单元影像展览现场
位于地下一层的第三单元影像展览现场
周啸虎 《镜室》 7’30‘‘ 黑白有声 2010
周啸虎 《镜室》 7’30‘‘ 黑白有声 2010
张培力 《遗言》 20‘27’‘ 录像有声 2003
张培力 《遗言》 20‘27’‘ 录像有声 2003
吴文光 《民间记忆影像计划》 纪录片 2005
吴文光 《民间记忆影像计划》 纪录片 2005
《民间记忆影像计划》 纪录片片段
《民间记忆影像计划》 纪录片片段
展览将展出至2016年1月31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