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五环六环间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单向空间开幕
展览现场
7月11日,“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在单向空间(花家地店)开幕,展览用文献的形式呈现了四十人(组)参与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于北京城郊进行的40个艺术调研项目。该项目由李一凡、葛非、葛磊、满宇发起,崔灿灿担任策划,艺术家们自愿报名进入五环与六环之间的某个村镇对当地某问题展开调研。
谈及这个展览,崔灿灿说整个项目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现场的文献也只是冰山一角,艺术家们在北京城郊经历的一切勾画出这个超级城市的边缘。整个项目始于2014年9月,由李一凡、葛非、葛磊和满宇发起。项目完全开放,对六环和五环的社会生态感兴趣的艺术家都可以进入其中,他们要选择这个区域中的一个村镇对某一问题展开不少于十天的调查。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者们中间,有些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有些是与当地人合作完成的,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指向了项目的初衷。关于这个初衷,葛非在接受采访时说,不是艺术介入社会,而是让社会介入艺术内部。
这40个调查以访谈、图片或图表分析的方式呈现出参与者们身在“那时那地”在场感,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和这个时代不断的交集并留下痕迹。我们每日身处其中,却无暇顾盼,参与项目的人有艺术家、设计师、导演、作家,他们以个人的视角呈现出那些每次匆匆掠过,但无暇顾盼的现实境遇。这些调查中,涵盖了就业、生态、身份、教育等问题,但是角度却极为个人,很显然,这些调查虽然出于对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关怀,也用了“文献”这样极具书面的形式,但终究它不是一次基于社会学的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用看似理性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极为感性的世界,这个世界存在于这些个体在与那些鲜活之物相遇时所产生的所有碰撞和可能,情感和思想。
调查中,涉及前沿村的灵异现象,辛庄村公告栏中的先进人物,韩家川村打工者的血缘关系,东小口村流浪狗的社会关系结构等等。崔灿灿在文章中说:“这些琐碎而又具体的细节,位于人们的视线和历史线性逻辑之外,它是整体描述无法顾及的另一种变化和事实发生,区别于过去对重大事件和普遍法则的研究,也改变了人们以往这一区域的单一的认识。“
展览将持续到8月11日。
展览现场
策展人崔灿灿(右一)与单向空间负责人
导演刘磊在郎各庄村与村民交流
王铁为镜头下的半截塔
艺术家、村长靳勒在西芦城村拍到的449个厕所之一
艺术家、村长靳勒在西芦城村与村民交谈
艺术家刘卓泉在果元村街头
艺术家佘陈琦在永丰屯村
艺术家夏弢在白家疃村的白鲸画馆教儿童画画
艺术家杨松在西二村的明代巩华城遗址
艺术家宗宁、王洋在玉甫上营村做街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