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红砖美术馆开馆展的奇幻叙事
红砖美术馆6号展厅,展览现场
2014年5月23日,红砖美术馆开馆,用“太平广记”作为进入策展和创作。本次展览由高世明担任学术主持,由郭晓彦和张健伶担任共同策展,邀请黄永砅、吴山专与英格、张永和、汪建伟、陈界仁、邱志杰、杨福东、白双全、冯冰伊、郭熙十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带来一次奇幻的美术馆之旅。展览从艺术和文学两条线索出发,将视觉与文字的力量合二为一,试图共同构建起图像和文字同在的历史文本。
"太平广记":从文本和叙述中延生的展览
《太平广记》是六朝至宋初小说集大成者,宋以后的话本、曲艺、戏剧编者,不断对其中的故事原型进行改写与演绎,这些飘浮在历史海面上的传奇故事、神异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改写中构建出无数个“当代故事”,聚集而为中国社会史和生活史中绵亘不绝的“在野知识”。
展览引入“太平广记”中的“广记”,以“叙述”作为策展方法与创作策略,试图提出艺术的叙事潜能,召唤出艺术家作为观象者、占卜者与记述者的身份,从历朝历代的“在野知识”中,激发起“征兆”、“影射”与“志异”的力量。
同时,还邀请了贾勤、朱琺、恶鸟等多位“潜在写作”的汉语实践者,以在地书写、就地播撒的方式,探问《太平广记》的当下意蕴,发掘美术馆空间中潜在的叙事能量。通过他们的写作行动,美术馆在习以为常的观看关系下,添加了可以扩展阅读的注脚。
“太平广记”吴山专&英格的作品现场
吴山专&英格《从透视抛出一枚进入投射的火焰》布面丙烯 140 × 200 cm×20 件 2013-2014
杨福东 《佚名 · 浅颜色》14-16 屏影像装置| 彩色 8-10 分钟 2014
杨福东 《佚名 · 浅颜色》14-16 屏影像装置| 彩色 8-10 分钟 2014
张永和《第三警察局》 多媒体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4
张永和《第三警察局》 多媒体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4
冯冰伊 《再见,米斯瑞》 四屏幕影像装置 屏幕尺寸可变 2014
冯冰伊 《再见,米斯瑞》 四屏幕影像装置 屏幕尺寸可变 2014
冯冰伊 《再见,米斯瑞》 四屏幕影像装置 屏幕尺寸可变 2014
白双全《 [ ] 》 装置, 在红砖美术馆进行的现场遭遇, 行为介入,22日晚,白双全在此请道士做了法事,据说有人看见了鬼
地下一层展厅现场
郭熙 《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叫做贾斯文》 纸上绘画,木板丙烯,文本,机械装置,数码喷绘 尺寸可变 2012
郭熙《最后一个故事:上帝与网友》 地毯, 旗帜, 照片,聊天记录 2014
郭熙《最后一个故事:上帝与网友》 地毯, 旗帜, 照片,聊天记录 2014
郭熙《存放信仰的身体》 录像,装置 2 分钟 2014
红砖美术馆6号展厅,展览现场
黄永砯 《三摞,一堆,一摊》牛奶,纸盒,灰 尺寸可变 2014
黄永砯 《三摞,一堆,一摊》牛奶,纸盒,灰 尺寸可变 2014
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图》综合媒体装置 尺寸可变 2010 - 至今
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图》展厅墙面上作品的影子
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图》劈下闪电的五指
汪建伟《法人》综合媒介装置 2013
汪建伟《法人》综合媒介装置 2013
从白双全的作品现场走出,做过法事的地面上留有米粒,被观众带到了汪建伟作品前的地面上
红砖美术馆:时代文明的证据
红砖美术馆位于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由董豫赣担纲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契合,从中生长出来天人合一的自然。采用红砖结构,并配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这也是红砖美术馆最美的地方。红砖美术馆的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于2012年底,于是在当年12月8日举办了一次大型预展,并且在开幕式上邀请了丹麦王储夫妇出席,活动之后,美术馆进入面向公众的试运营阶段。
从上次预展至今,他们对美术馆做了为期近一年半时间,自下向上的逐步调:消除死角和盲区,开发、重新改造前台接待区域和艺术衍生品商店,打通一层与二层、主体建筑与园林部分的关系,优化场馆内动线设计,增加建设学术报告厅、西餐厅、会员俱乐部并划分停车区域以及对建筑和景观关系的再梳理等。
今年前后开馆的还有上海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这两家私人美术馆都是设计上做足了功夫,我们可以看到美术馆的运营还没有一分高下的时候,美术馆从本体硬件上首先展开了比拼。但红砖美术馆地理位置稍有不便,如果要承担更多的美术馆职能,还要持续地开发,如何由美术馆的运营带动周边艺术区的发展,才是全面升级区域品牌的重点。
新闻发布会现场 学术主持高世明发言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展览学术主持高世明 陪同领导参观展览
艺术家吴山专和英格
策展人鲍栋在吴山专&英格的作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