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碑营第四部,密度符阵,道士下山
应空间“去碑营 IV:密度符阵”
5月20日,由赵剑英、于瀛策划的“去碑营 IV:密度符阵”在应空间开幕,展出了陈梓睿、戴丹丹、戈子馀、胡勤武、黄立言、雷徕、李易纹、李振威、刘聪、欧阳苏龙、孙策、孙子垚、王楫、徐赫、杨欣嘉、应歆珣、张佳星、张嗣、张懿、章犇在内的艺术家作品。
展览以张懿的纸上彩墨《扛柳》中的茅山道士的形象开始
展览现场
作为一部连续性展览,从2017年底开启的“去碑营”此次已经进行到第四回。作为一个对画廊目光所及之内的绘画艺术家的梳理性项目,“去碑营 IV” 从第一次展览的“手感”、第二次的“素描”、第三次的“写生”延续下来,再次聚焦绘画本体中的“形式”要素。
于瀛为展览设计的“出口”
张嗣《白夜里》175x249cm,20.3x30.5cm 背胶纸喷绘 相纸 2018
(左)孙子垚《乐土》270cmx220cm 之本水墨 2017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于瀛,在平行于每一部展出作品中绘画语言组织之间的联系外,同时也为每一部展览放入另一条平行线索,即借助艺术史、文本、关联作品、空间等各种复杂的关系构建、遭遇、碰撞,将作品带入特定主题空间,对绘画作为行业、职业、消费品、创造物的各个环节进行追问。例如,第一次“画家的政治性”、第二次“作品中的自我”,第三次的“流转迁徙中的地域性和地方主义”。在“去碑营 IV:密度符阵”除了抽象和形式之外,也从物质性入手将观众带入另一重空间,包括作品本身的材料物质性,也包括展览支撑的物质性。
应歆珣《Don't worry》 500x70x35cm 金属,感光纤维,弹力棉2016
在于瀛看来,对绘画中的抽象性的讨论,很自然地会面对过往的讨论,首先是八十年代对于抽象形式美的讨论,接着是九十年代末意义问题的讨论。但他认为如果把这一部分的讨论纳入展览中来似乎太惯例了,所以在“去碑营 IV:密度符阵”中,于瀛去掉了“策展”动作,不用这样的资源来讨论这些话题,而更像一个空间设计,通过很多意象来处理空间和艺术家的作品。
孙策《空白136号》170x130cm 布面油画 2017
胡勤武作品
徐赫《理想国》 210x240cm 布面丙烯,油画 2007-2017
这样的组织方式来源于瀛从两篇国外对抽象艺术的研究文字中,对其“僵尸”形象化的比较中,联系到中国抽象艺术的现状,以及“僵尸”形象在中国语境中不同于西方所具有的内涵和能量,进而派出在中国文化中同僵尸相克的茅山道士,通过组织了一场“道士下山”,将20位艺术家的作品,以顾盼生辉,抑或相互消解的姿态,在空间中行成对应关系。
展览现场
刘聪《正面和反面》90x80cm 布面油画 2016
于瀛则作为一名“空间设计师”,通过利用“去碑营”系列展览前几部展览中的剩余建筑材料,以及画廊日常开幕剩余消费品,在空间中铺陈了一场具有潜在联系的山水场域,同时为观众埋下众多可以去发现的细节。
章犇《无人之境1》 160x70cm 布面油画 2017
欧阳苏龙 《一块退休的水泥在晒太阳》52x25x25cm 水泥 2016
首次展览搭建脚手架的钢管,被于瀛拆解,而已不稳定的方式以原本结构悬挂空间中,相互碰撞发生的如山谷鸣钟的声音,似乎也昭示着作为“道士”的观众进入展览“下山”这一举动,在展厅中用展板隔出的小空间中于瀛将自己设计展览的手稿和规划图烧毁,并留下焚烧的痕迹,一次来从空间以及意象上为“下山”提供出口。
展览现场
陈梓睿《蓝》 30×4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5
展览现场
而在空间的不同角落,艺术家也留下了道教青乌堪舆之术中的密码,转弯墙脚的位置,标示着“水”的符号,但在这里艺术家消解了传统道教中“风水”符号对空间场域气息的把控,而更加直白的作为一种场域信息的提示,在转角之后的空间中,一块蓝色的彩钢板卷曲在地,被作为“水”的象征。其余的密码也被于瀛以各种方式“埋”在空间中,从而建立了一个由不同性质的物质和密度混响的绘画道场。
展览现场
黄立言《蛾子》 Moth 布面油画 155X155CM 2017
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