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也是好结果 香港苏富比揭开当代艺术春拍大幕
4月5日下午至晚间,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结束了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109件拍品中有90件成交,3件拍品成交突破千万港币,成交率约为82.57%,成交总额约为1亿2999万,低于2012年春拍的2亿1032万,略高于2013年秋拍的1亿681万。在经历了经济环境恶劣的2012年之后,这个成绩差强人意——或许用稳定形容最为贴切,而这也是2013年艺术市场需要的状态。
贾蔼力作品再破500万港币
与过去两年大致相同,香港苏富比仍然以年轻艺术家开场。只是今年的这一板块明显地锁定在70后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上:贾蔼力的《二月物语-过去(床)》从160万港币起拍,在电话委托席之间展看激烈争夺,最终以480万港币落槌价由电话委托竞得,不过采用了新的佣金规则之后,这件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580万港币。宋琨、陈可的表现则有喜有忧,两人分别有两件作品上拍,均为一件成交:宋琨的《四月一 1号,6号及7号》流拍,《你就是世界》则以31.25港币万成交,陈可的《蓝牙》流拍,《礼服》则以62.5万港币成交。王光乐作品《水磨石2007.04》则以75万港币成交。《紫气系列VI》是刘韡大幅绘画作品第一次在排场出现,232万港币的成交价,同样由电话委托竞得。
后八九一代仍是拍场支柱
尽管未在拍场现身的后八九一代的代表性作品越来越少,但今晚拍场的光芒仍然来自他们,刘炜的《革命家庭系列:爹妈》从300万港币起拍,经过现场买家和电话委托席的十几轮激烈拉锯,最终由委托席上的0093号牌以880万港币的落槌价竞得,最终的成交价则为1060万港币。而0093号牌在之前已经分别以484万和460万港币的成交价拿下曾梵志的《面具系列(黄色)》和《面具系列(蓝色)》,电话那端的买家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同为面具系列的2002年作品《无题》则遭遇流拍。除此之外,曾梵志2006年的巨幅作品《江山如此多娇1号》以998万港币成交,,现场已经有人评论这是其进入价格下行通道的表现。
本场的最高单价来自方力钧作品《系列一(之四)》,此前同一系列的两外两件拍品成交价均突破了千万港币。这件作品从600万起拍,很快突破千万大关,现场买家在1100万退出之后,两个电话委托展开争夺,最终由8986号牌以1744万港币的成交价拿下。但是方力钧随后的两件作品表现则表现一般,《1997.7》以316万港币成交,《2001.1.1》以292万港币成交——时间越近,价格越低——市场的理性和冷静不可小视。而估价为200至300万港币的《2004.5.3》和估价为550万至750万港币的《2004.3.7》则均遭遇流拍。本场另外一件成交突破千万的作品来自刘野的《国际蓝》,成交价为1060万港币,低于估价的1200万至2000万港币,拍场新贵的“三刘一曾”在本场的表现一般。
与方力钧情况类似的还有张晓刚,在代表性作品尽数释出的情况下,我们对张晓刚在市场的表现更多地着眼在2000年之后的新作,1998年作品《血缘系列》以220万港币成交,2008年作品《里与外6号》流拍,而他1985年作品《新月》则以112万港币成交——常规性作品和早期作品的交易在合理的估价范围内仍然稳定,但市场对其新作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则不容乐观。而在这条观察基准下之下的,则有王广义与岳敏君。
抽象与水墨的小惊喜
“抽象与表现”成为苏富比的新版块已有两年之久,表现一直波澜不惊,本场同样如此,张恩利三件作品全部成交,50万至100万港币是对市场对其小作品的定位区间。除此之外,丁乙、粱铨、邱世华等人的作品也悉数成交,香港苏富比对这个小版块的规模、估价的拿捏异常精准。
而作为2012年最火热的板块,当代水墨在本场苏富比春拍中也有体现,近年来作风日益谨慎的香港苏富比只选择了徐冰、李津、谷文达、邱志杰、申凡和魏东等与“当代”距离更近的艺术家作品。结果全部成交,徐冰的《新英文书法:“自我之歌”—华特惠特曼诗作》和《读风景系列》成交价分别为100万港币和106万港币,李津的《情歌》更是以超过估价三倍多的93.75万港币成交,在现场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目前当代水墨只是比同板块之前的成交历史涨幅明显,并且多集中于几位六十年代的艺术家身上,能否带动整个板块的崛起,目前仍未可知。
与过去两年大致相同,香港苏富比仍然以年轻艺术家开场。只是今年的这一板块明显地锁定在70后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上:贾蔼力的《二月物语-过去(床)》从160万港币起拍,在电话委托席之间展看激烈争夺,最终以480万港币落槌价由电话委托竞得,不过采用了新的佣金规则之后,这件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580万港币。宋琨、陈可的表现则有喜有忧,两人分别有两件作品上拍,均为一件成交:宋琨的《四月一 1号,6号及7号》流拍,《你就是世界》则以31.25港币万成交,陈可的《蓝牙》流拍,《礼服》则以62.5万港币成交。王光乐作品《水磨石2007.04》则以75万港币成交。《紫气系列VI》是刘韡大幅绘画作品第一次在排场出现,232万港币的成交价,同样由电话委托竞得。
后八九一代仍是拍场支柱
尽管未在拍场现身的后八九一代的代表性作品越来越少,但今晚拍场的光芒仍然来自他们,刘炜的《革命家庭系列:爹妈》从300万港币起拍,经过现场买家和电话委托席的十几轮激烈拉锯,最终由委托席上的0093号牌以880万港币的落槌价竞得,最终的成交价则为1060万港币。而0093号牌在之前已经分别以484万和460万港币的成交价拿下曾梵志的《面具系列(黄色)》和《面具系列(蓝色)》,电话那端的买家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同为面具系列的2002年作品《无题》则遭遇流拍。除此之外,曾梵志2006年的巨幅作品《江山如此多娇1号》以998万港币成交,,现场已经有人评论这是其进入价格下行通道的表现。
本场的最高单价来自方力钧作品《系列一(之四)》,此前同一系列的两外两件拍品成交价均突破了千万港币。这件作品从600万起拍,很快突破千万大关,现场买家在1100万退出之后,两个电话委托展开争夺,最终由8986号牌以1744万港币的成交价拿下。但是方力钧随后的两件作品表现则表现一般,《1997.7》以316万港币成交,《2001.1.1》以292万港币成交——时间越近,价格越低——市场的理性和冷静不可小视。而估价为200至300万港币的《2004.5.3》和估价为550万至750万港币的《2004.3.7》则均遭遇流拍。本场另外一件成交突破千万的作品来自刘野的《国际蓝》,成交价为1060万港币,低于估价的1200万至2000万港币,拍场新贵的“三刘一曾”在本场的表现一般。
与方力钧情况类似的还有张晓刚,在代表性作品尽数释出的情况下,我们对张晓刚在市场的表现更多地着眼在2000年之后的新作,1998年作品《血缘系列》以220万港币成交,2008年作品《里与外6号》流拍,而他1985年作品《新月》则以112万港币成交——常规性作品和早期作品的交易在合理的估价范围内仍然稳定,但市场对其新作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则不容乐观。而在这条观察基准下之下的,则有王广义与岳敏君。
抽象与水墨的小惊喜
“抽象与表现”成为苏富比的新版块已有两年之久,表现一直波澜不惊,本场同样如此,张恩利三件作品全部成交,50万至100万港币是对市场对其小作品的定位区间。除此之外,丁乙、粱铨、邱世华等人的作品也悉数成交,香港苏富比对这个小版块的规模、估价的拿捏异常精准。
而作为2012年最火热的板块,当代水墨在本场苏富比春拍中也有体现,近年来作风日益谨慎的香港苏富比只选择了徐冰、李津、谷文达、邱志杰、申凡和魏东等与“当代”距离更近的艺术家作品。结果全部成交,徐冰的《新英文书法:“自我之歌”—华特惠特曼诗作》和《读风景系列》成交价分别为100万港币和106万港币,李津的《情歌》更是以超过估价三倍多的93.75万港币成交,在现场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目前当代水墨只是比同板块之前的成交历史涨幅明显,并且多集中于几位六十年代的艺术家身上,能否带动整个板块的崛起,目前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