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美术馆带来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 一场“黏糊糊”的限制级展览

作者:吕晓晨 2018年3月18日 资讯展览
3月17日, 2018年的初雪让整个北京都有种湿漉漉、黏糊糊的感觉。然而,看完了木木美术馆的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你才知道什么是真的“黏糊糊”。
美术馆后门的展览入口
美术馆后门的展览入口
1945年出生的洛杉矶艺术家保罗·麦卡锡是国际知名艺术家,也是顶级画廊豪瑟沃斯画廊的合作艺术家。他以具有侵略性、性意味的雕塑、装置和录像闻名,并且“毁掉”了不少童话人物,脏兮兮、暴力又色情的小矮人、匹诺曹,或者极度性感甚至到了放荡地步的白雪公主……这位极具煽动性的艺术家毫不留情地告诉你: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画家》
《画家》

保罗·麦卡锡,《画家》,1995,行为表演、装置、录像、摄影

摄影:Karen McCarthy/Damon McCarthy,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保罗·麦卡锡,《画家》,1995,行为表演、装置、录像、摄影
摄影:Karen McCarthy/Damon McCarthy,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海蒂》
《海蒂》
木木美术馆的展厅也为此次展览进行了改造,入口变成了小巷里的美术馆后门。此次展览展出了43件由麦卡锡及其合作者创作于1970年至2013年的录像作品。黑暗的展厅里,录像作品里挑战感官的声音以及观众的窃窃私语声不时响起。保罗·麦卡锡与身体和消耗密切相关的创作在展厅中呈现,而绝大部分情况下,艺术家本人在录像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而他所使用的材料和对观念的考量则在不断地演变。部分作品中,艺术家将蛋黄酱、番茄酱和巧克力等具有隐喻意味的食物作为人体体液的替代品或并置物加以运用,让整个展览有一种“黏糊糊”的不适感;同时,模拟排便、性爱等行为也均出现在了作品中。保罗·麦卡锡的“重口味”还不同于马修·巴尼的直接,保罗· 麦卡锡除了感官上的“恶心”,还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和压抑。
《长鼻子匹诺曹家庭困境》
《长鼻子匹诺曹家庭困境》
《音乐之声(上下颠倒及倒放)》
《音乐之声(上下颠倒及倒放)》
展览从二层开始,一层为结束。但是在二层下一层的地方,美术馆设置了封存手机和刷卡过闸机的关卡——由于一楼的作品包含限制及内容,因此手机、相机要被暂时封存在美术馆准备的毛毡袋中,而毛毡袋口由服装店常见的防盗扣封口。
封存手机
封存手机
通过闸机去往一楼
通过闸机去往一楼
木木美术馆带来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 一场“黏糊糊”的限制级展览
木木美术馆带来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 一场“黏糊糊”的限制级展览
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正片》,7小时,4屏影像,2013
摄影: Jeremiah McCarthy,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正片》,7小时,4屏影像,2013
摄影: Jeremiah McCarthy,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木木美术馆带来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 一场“黏糊糊”的限制级展览
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猛犸湖》, 2013,行为表演、录像、摄影、装置

摄影:Louisa McCarthy,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猛犸湖》, 2013,行为表演、录像、摄影、装置
摄影:Louisa McCarthy,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一层的展览由若干个极度挑衅、色情、狂躁的影像组成,观众甚至以为进入了一个淫乱的轰趴现场,有一种被迫集体观看“毛片”的感觉。事实上,保罗·麦卡锡要传达出的是一种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精神创伤,毗邻迪士尼乐园和好莱坞的洛杉矶是全球流行文化的权力和经济中心,对麦卡锡的艺术创作有重大影响。他的影像影像作品中所涉及的很多元素都是众所周知的西方符号,如大学校园文化,迪士尼人物角色,快餐,以及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而保罗·麦卡锡充满实验精神的艺术实践审视着传统艺术表达的缺失之处,对当代文化,尤其是充斥在美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和主流媒体价值观的黑暗面进行着曝光。
木木美术馆带来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 一场“黏糊糊”的限制级展览
保罗·麦卡锡《脸画-地板,白线》,1972,行为表演、录像、系列摄影

摄像:Mike Cram,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保罗·麦卡锡《脸画-地板,白线》,1972,行为表演、录像、系列摄影
摄像:Mike Cram,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木木美术馆带来保罗·麦卡锡中国首展“无辜” 一场“黏糊糊”的限制级展览
保罗·麦卡锡《水手的肉》,1975,行为表演、录像、黑白及彩色摄影

摄影:Al Payne,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保罗·麦卡锡《水手的肉》,1975,行为表演、录像、黑白及彩色摄影
摄影:Al Payne,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 © Paul McCarthy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据悉3月23日当天木木美术馆会举办一场展览派对,而艺术家本人也会来到现场。温馨提示:十八岁以下观众禁止入场。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