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砥砺前行五周年,新年启动郭工、于霏霏两个展

作者:张朝贝摄影:程玲 2018年3月15日 资讯展览
2018年,蜂巢自非营利机构转型为商业画廊以来走过了整整五年。3月15日下午,蜂巢创始人夏季风在画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回顾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以来的重要展览项目以及活动。
蜂巢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蜂巢海菂、生成项目策展人杨鉴、艺术家于霏霏、蜂巢负责人夏季风、艺术家郭工、“切问“策展人许晟)
蜂巢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蜂巢海菂、生成项目策展人杨鉴、艺术家于霏霏、蜂巢负责人夏季风、艺术家郭工、“切问“策展人许晟)
作为当代艺术画廊界的“劳模”,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共计推出120余场展览,且连续进入《Hi艺术》年度画廊十佳榜单。这些展览的海报在发布会的墙上集中展现,蔚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发布会上所预告的2018年度蜂巢(北京|深圳)的重要展览项目,蜂巢将会推出日本艺术家七户优(Masaru Shichinohe)和德国艺术家乔琳德·芙伊格特(Jorinde Voigt)的大型个展,这也是其合作的艺术家从国内延展到国际的开始。
郭工“切问”展览现场
郭工“切问”展览现场
郭工 《切问-不锈钢B-5》 145×45×95cm 不锈钢 2017-2018
郭工 《切问-不锈钢B-5》 145×45×95cm 不锈钢 2017-2018
3月15日当天,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启动2018年展览项目,“切问:郭工个展” 和“色目:于霏霏个展”两个展览同时开幕。由青年批评家许晟担纲策划的郭工大型个展“切问”在A、B展厅展出,呈现了艺术家郭工近年来不同时间跨度、物质媒介相异的装置作品。
郭工于1966年出生于山西,自2008年始专注于装置艺术创作。从简历来看,这是52岁的艺术家郭工的第二次个展,但已然呈现出他对于生命与艺术的深切体悟。本次个展命名为“切问”,从字面意义上讲,“切”字就已经包含着后工业时代中的“切割”动作,即用精准,犀利,并含有暴力的手段剖析事物。
郭工 《木板-听风》 木梁 2016-2017
郭工 《木板-听风》 木梁 2016-2017
郭工 《切问-不锈钢C-2》 122×118×118cm 不锈钢 2017-2018
郭工 《切问-不锈钢C-2》 122×118×118cm 不锈钢 2017-2018
郭工 《一棵松》 500×260×450cm 树木等综合材料 2017
郭工 《一棵松》 500×260×450cm 树木等综合材料 2017
郭工 《切问-不锈钢C-1》 240×122×122cm 不锈钢 2017-2018
郭工 《切问-不锈钢C-1》 240×122×122cm 不锈钢 2017-2018
在展览现场,被整齐切割的不锈钢,一层层刨开木头,使得郭工的作品具有不可绕过的“物性”。他以此为出发点,以“心”对“物性”的感知为基础,不断创造着“心”与“物”的互动方式。这一方法与“物派”不同,他已经在“物派”之后,为当代艺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并创造了一种可供任何个体“栖居”的支点。
在策展人看来,“郭工的作品首先展示了他对装置艺术的深刻认知:装置最重要的不是面向未来的创新,而是首先向前追溯,打破杜尚所创造的起点,回到艺术的源头,由此为装置艺术的发展寻找更加可靠的依据。因此,他首先把‘挪用’变成了‘创造’,制造出纯粹的,相互映照的材料关系。其次,他跨越了‘观念’的束缚,将单纯的观念,社会学,或人类学层面的批判性,变成了一种综合了诗性的,基于视觉核心而非审美趣味的,对人的整体感知系统的强调。”
郭工 《切问-不锈钢C-3》 118×118×3cm 不锈钢 2017-2018
郭工 《切问-不锈钢C-3》 118×118×3cm 不锈钢 2017-2018
郭工 《二分之一木梁》 220×25×20cm 木梁 2017
郭工 《二分之一木梁》 220×25×20cm 木梁 2017
郭工 《钢筋肖像NO.4》 尺寸不一 红木 2016
郭工 《钢筋肖像NO.4》 尺寸不一 红木 2016
郭工 《拂尘》 90×120cm 玻璃镜 2016
郭工 《拂尘》 90×120cm 玻璃镜 2016
在C、D、E展厅中,蜂巢生成项目第二十九回带来“于霏霏:色目”。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艺术家,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6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她的艺术实践根植于社会学和人类学,试图对个人的文化身份进行探索,分析其形成及其演化。她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以生成视觉语言为结果的自我追问及对世俗庸常场景的重新发现展开,从欲望及权力的对照及制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视觉可能性。
于霏霏 《情人的眼》 23×23cm 艺术家手工折页装帧于伦敦 2016
于霏霏 《情人的眼》 23×23cm 艺术家手工折页装帧于伦敦 2016
于霏霏 《情人的眼》 23×23cm 艺术家手工折页装帧于伦敦 2016
于霏霏 《情人的眼》 23×23cm 艺术家手工折页装帧于伦敦 2016
于霏霏 《对“情人的眼”的研究》 27×27cm×2 拼贴、复印机打印、收藏级打印 2015
于霏霏 《对“情人的眼”的研究》 27×27cm×2 拼贴、复印机打印、收藏级打印 2015
在长期的工作中,于霏霏持续对凝视(Gaze)进行了大量的视觉及理论梳理和研究。她起初的创作只是对男性的凝视解读的一个泄洪口,但纵观其系统性的创作,随着之后实践中使用的人工制品逐渐增多,带有历史指向的图像亦越来越多,关于历史及当下的对照及追问便随之变得迫切。更多被达成共识的是“凝视”为一种带有阶级性的审判态度,一种打扰与否定。凝视所具有的这些不确定性与多意性,是于霏霏试图在作品中讨论的,她通过探究“凝视”所存在的历史性和时间性去探究其出现的可能性。
于霏霏 《AS artists,we comment》 50×50cm×5 手绘、丝网印刷、数码喷绘、拼贴... 2017
于霏霏 《AS artists,we comment》 50×50cm×5 手绘、丝网印刷、数码喷绘、拼贴... 2017
于霏霏 《AS artists,we comment》 50×50cm×5 手绘、丝网印刷、数码喷绘、拼贴... 2017
于霏霏 《AS artists,we comment》 50×50cm×5 手绘、丝网印刷、数码喷绘、拼贴... 2017
 《AS artists,we comment》 局部
 《AS artists,we comment》 局部
于霏霏的作品给人最为显著的视觉印象是大量使用古典雕塑作为其创作的素材,究其原因,或因古典雕塑为最精致的例子,它们是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的切实可触的标志,是民族和文化能够从严酷无形的材料中提取一个最终可为感官所通达的人的抽象理想。而古典雕塑中的赤裸身体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被古希腊人证明为一种艺术形式——“裸像”,也使得“裸像”变为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可被严肃使用,被知识化的形式。
于霏霏 《中国的维纳斯》 45×32cm×32 手绘丝网独幅印刷于手工纸上 2016
于霏霏 《中国的维纳斯》 45×32cm×32 手绘丝网独幅印刷于手工纸上 2016
于霏霏介绍《一双》系列作品
于霏霏介绍《一双》系列作品
于霏霏的艺术实践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将不同时代的雕塑进行视觉上的打断、措置、并列、节选,让观看者自动将其视为人类遗产,而不再纠结其出处,使之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与宽广的指向性,这些被图像化的石质雕塑与其裸露的姿势便丧失了一切原有创作者所赋予或叙述的、解剖的、分类的、语义的、象征的或圣化的意图。更像是一个真实的纯粹之物出现,是其最为具象的一面:一个赤裸的身体。在此基础上生成了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可乘之机,艺术家结合对于文化历史和正典的构建机制进行研究学习,并对自身进行内观与洞察之后,逐步清楚了自己该如何下手对这些视觉素材进行干预。
于霏霏 《无音之声》 160×210cm×2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 2015
于霏霏 《无音之声》 160×210cm×2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 2015
蜂巢砥砺前行五周年,新年启动郭工、于霏霏两个展
于霏霏 《关于“凝视”的研究之一》 60×100cm×2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 2017
于霏霏 《关于“凝视”的研究之一》 60×100cm×2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 2017
于霏霏 《关于“凝视”的研究之二》 68×100cm×5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 灯光装置 2017
于霏霏 《关于“凝视”的研究之二》 68×100cm×5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 灯光装置 2017
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