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喆洛的另一个创作“春天”
3月16日,继2008年于9艺术空间举办个展“从成都到北京——布面油画作品展”之后,肖喆洛再次带着“另一个春天”归来,这五年中,肖喆洛完成了将自我关注的注意力转向外界,而后又重回内心,最终内外审视皆有的过程。“另一个春天”以春天作为作为切入点,展示的却不仅仅是作为自然界的春天。
或许是已度过那段纠结的往复,现场的肖喆洛自信且俏皮,金牛座的她甚至对自己的倔强性格进行了调侃,但是,如果没有这一倔强,我们现在看到的或许仍是那个只能“借物言志”的敏感女孩。
本次展览的31幅作品全部来自肖喆洛2012年至2013年的新作,抽出新芽的植物、慵懒复苏的动物、融化殆尽的池水,从深绿到墨绿,春天的气息在环视作品后于大脑皮层留下的色彩记忆中挥发而出,应时应景却需要再次深究:春天的绿色不该如此浓厚;以人物为主体的作品中不是印象里春天带来的欣欣向荣。显然,把肖喆洛的作品当做风景写生太过草率,内外审视的共存已经深刻进画面内部:即便是春天,也是带上感情眼镜之后所看到的春天。只不过,一部分是将感情转移到描绘对象上,例如《春天将至》、《安分的生长》等;另一部分则是直接诉说,如《对她说》、《姐姐的某个下午》等。浓厚的绿色几近棕黑色,难免会带来压抑之感,但是请放心,肖喆洛想表达的是能够鼓励到大家的东西,例如朽木重生、自我安慰、不惧困境……
与布面油画同时展出的还有肖喆洛日复一日的创作手稿和随笔文字,不同于油画作品,手稿和文字担当的共同任务是“讲故事”,或是当天发生的一件事、或是一段时间的同一现象,自我审视与移情于物两种方式的转换与兼修过程在这批日记式的记录中架构了时间的坐标。与手稿文字相对的墙上则是来自于肖喆洛工作室收藏的种种小物件,有的甚至可以在油画作品中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
肖喆洛的生活与创作状态在这独立又暗含关系的展示中变得清晰,而“春天”对于她来说更应该是已经来临的创作上的“春天”。
本次展览的31幅作品全部来自肖喆洛2012年至2013年的新作,抽出新芽的植物、慵懒复苏的动物、融化殆尽的池水,从深绿到墨绿,春天的气息在环视作品后于大脑皮层留下的色彩记忆中挥发而出,应时应景却需要再次深究:春天的绿色不该如此浓厚;以人物为主体的作品中不是印象里春天带来的欣欣向荣。显然,把肖喆洛的作品当做风景写生太过草率,内外审视的共存已经深刻进画面内部:即便是春天,也是带上感情眼镜之后所看到的春天。只不过,一部分是将感情转移到描绘对象上,例如《春天将至》、《安分的生长》等;另一部分则是直接诉说,如《对她说》、《姐姐的某个下午》等。浓厚的绿色几近棕黑色,难免会带来压抑之感,但是请放心,肖喆洛想表达的是能够鼓励到大家的东西,例如朽木重生、自我安慰、不惧困境……
与布面油画同时展出的还有肖喆洛日复一日的创作手稿和随笔文字,不同于油画作品,手稿和文字担当的共同任务是“讲故事”,或是当天发生的一件事、或是一段时间的同一现象,自我审视与移情于物两种方式的转换与兼修过程在这批日记式的记录中架构了时间的坐标。与手稿文字相对的墙上则是来自于肖喆洛工作室收藏的种种小物件,有的甚至可以在油画作品中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
肖喆洛的生活与创作状态在这独立又暗含关系的展示中变得清晰,而“春天”对于她来说更应该是已经来临的创作上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