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院美术馆发力 驻留回顾展开启2020馆藏系列研究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尽管国内疫情已接近尾声,但原计划搁浅,观众流量锐减,是每一家美术馆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挑战。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并没有因此停下步伐,他们将研究视角转向了馆藏,借此契机提炼出新线索,推出“专题研究系列展:从馆藏出发”的展览思路,成为2020年率先开启新展的学院内的美术馆。
虎溪公社
黄杰 《杀马特-大仙女》 330×300×300cm 装置、凉亭 2017
“辟新·更生——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展览现场
赵新宇 《狂欢》120×160cm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组/合#1》 200×150cm 布面丙烯、油画 2017
孟晓阳作品
“辟新·更生——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源自四川美术学院过去八年的积累。自2013年开始,川美在国内率先启动了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面向全国展开征集,每年为3-4位艺术家在虎溪公社提供创作空间,至今为止已有逾300位艺术家参与过该项目,策展人王鹏杰、杨彪从中遴选出41位年轻艺术家构成了此次展览的阵容。其中不乏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舞台的积极份子,比如童文敏、张钊瀛、姚朋、赵新宇等。展览现场是对过去八年驻留计划的一次段落总结,主题“辟新 更生”则更像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辟新·更生——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展览现场
梁旭 《HELLOWORKD》 180×250cm 布面油画 2019
王鹏杰 《雪山恋》 160×1160cm 布面油画 2014
韩皓宇 《重屏.临其景》 230×600cm 布面油画、现成品、高清录像 2018
“辟新·更生——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展览现场
策展人王鹏杰将展览划分为 “绘画之维”“学院之维”“媒介之问”“实验之场” 四个单元,希望“观众充分了解驻留计划多年来在‘辟新’旅程中留下的‘更生’足迹。驻留是艺术家个体漫长创作历程中的一处驿站,为其短期的集中创作提供了契机。也许不一定那么举足轻重,甚至微不足道,但却是成长的一次佐证。展览开幕之后,美术馆以“一次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域下的对话”为主题,策划了七场论坛,邀请国内的青年策展人、批评家、市场人士等展开对谈。
黄斌《Ambiguity M04》 244×112cm 综合材料 2018
曲盈 《But why am I crying?》 57×39×30 2018
继2020年专题研究系列展的首个启动项目 “辟新·更生——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还将在今年陆续推出“词与物:四川美术学院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个体化探索”“见闻、记忆与理想建构——1949年以来的川渝少数民族题材版画展”“从南国艺专到四川美术学院:刘艺斯的艺术轨迹”三个馆藏研究展,这也是该美术馆近年来馆藏作品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一次展示与成果转化。
黄斌《Ambiguity-101》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8
张有魁 《药店》 尺寸可变 洪山香 2018
馆长何桂彦自去年8月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之后,便着手重新搭建学术框架,整合展览资源。除了今年的一系列馆藏研究展外,还将“罗中立奖学金”“明天当代雕塑奖”“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等品牌展纳入川美美术馆展览体系中,将“青年”打造成一张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名片。
胡佳艺 《旅行箱》 51×35×21cm×25 树脂、生活用品 2019
张钊瀛 《神秘的派对》 750×400cm 布面油画 2019
张增增 《造物》 尺寸可变 脑波仪、玻璃钢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