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消费层面的艺术认知

作者:王哲 来源: hiart.cn 2012年7月1日 资讯展览
6月30日,索卡艺术中心带来了由李树桥策展的“7.5%”艺术家群展,此展邀请到了陈劭雄、董文胜、李超、李洪波、倪海峰、苏上舟、王音、杨茂源、杨心广、张兆弓共10位艺术家,不同媒介材质的作品意欲能够统一。距5月13日李树桥于北京空间策划的“差异的共振”已有一月有余,但李树桥却表示,“7.5%”的筹划时间是先于“差异的共振”展览的,之所以到现在才呈现,原因是展览主题与作品的契合令一些艺术家和作品不断的退出又加入。到底是什么样的展览主题难倒了大批“英雄好汉”?
如果说“差异的共振”是在两位艺术家中寻求未知的相同点,那么“7.5%”则是以固定点寻求更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自觉带出的经济压力。
没错,“7.5%”就是中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百分比,与原本预计的8%下降了0.5%。在李树桥看来,经济的增长有赖于各个层次的浪费,从某个程度讲,浪费确立了整个社会系统的方向。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凸现的是循环的生产与消费机制本身,而艺术却无法回答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只能对经济的影响做出形象及符号化的体现。
正是这一无意识的艺术元素强烈需要对艺术家及作品深究并认知。而这一展览也正是通过经济增长率下降延伸至对艺术行业、艺术市场及艺术家本身的观察,并管窥艺术所提供的消费空间和生存体验空间。
董文胜作品中“草木树石与人的关系”表达的回归与逾越意愿十分明显,编制而成的网正如经济社会的时空脉络;李超则针对经济社会中“货船神话”以警示,不同的历史片段、视角呈现资本交易方式,并力图还原可能促发的经济危机;苏上舟以蝴蝶翅膀象征一个丰盛而虚妄的消费社会……
李树桥的探索是成功的,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将注意力放在“经济”上,但作品有意无意与经济的联系在现在看来却是一种普遍,体现的社会意义显然也极为重大。“7.5%”显然不能将这一社会意义完全诠释,但却提出了一条崭新的艺术思考方向,如此,“7.5%”所作的探索任务已经完成。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