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声不息”,塞雷斯特·布谢-穆日诺关于声音与体验的展览实践

作者:郁婷图片提供: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7年9月2日 资讯展览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编舞-局部》雕塑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编舞-局部》雕塑 2017
在单向的视觉叙述已渐趋无效的今天,于美术馆而言,到底什么样的展览对观者来说才更有效?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设问。社交媒介成为生活必须的环境下,视觉传导的直接效应在相当大程度上取代文字逻辑与声音表述的同时,知觉意识的停留随着视觉动作的结束而结束,往往来不及产生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意识认知也便经不得逻辑建构的逐层推导,依靠观众的自主思考去帮助完成知识生产则无疑难上加难。加之,媒体的知识传导性逐渐势弱,艺术写作只为小部分人关注,那么,美术馆作为具备文化输出与知识生产的双重职能的公共机构,将如何在这样的环境语境中最有效地实现其社会职能,并与这个信息2.0的时代进行接轨,或者是当下许多美术馆都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但其实,也是许多艺术家、策展人,甚至是整个艺术系统共同面临的问题。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毫无疑问,“体验”是信息2.0时代的高频词。而对于展览来说,由于当下人的意识反应太快,感知替换也太快,即便是酷炫仿佛VR视频的体验亦不过是稍纵即逝的快感,难以构成连贯的知觉记忆从而产生后续的关联影响,除非内容的体量足够形成压迫力,或者强大到足够形成包裹甚至吞并式的知觉冲撞。在这个前提下来看9月1日下午,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的“生声不息:塞雷斯特·布谢-穆日诺”,则我没有办法将它简单看成是一个场景置换的概念重现。即便此次展出的作品皆是旧作。然而,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环境性质,作品本身的属性和气质也将产生相应的改变。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这次展览的主题:生声不息,其着落点是“人与自然”,关隘却是“声”。展览前言阐述到此处的“声”,是指通过耳朵感知到的听觉。然而事实上,“声”在整个展览中,不仅是一个知觉体验,一种发生的行为,更同时也是串联整个展览的线索。这一点,想来与塞雷斯特自身作为一名音乐家有根本性的关联——承袭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更有多年创作音乐及指导音乐制作的经验,或者令他对于“声音”的敏锐和灵感早已成为本能。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编舞》雕塑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编舞》雕塑 2017
根据展览流线的规划,第一件作品是被命名为“编舞”的,在民生美术馆入口处,以数百颗鹅卵石不规则散落的用以连接展厅一楼至四楼的电扶梯。这个被命定为是室外与展厅的过渡空间,以鹅卵石作为“路障”,致使观者放慢脚步,是以为进入后续的作品做出情绪的酝酿和铺垫。然而属于自然造物的四散的鹅卵石,在一道极富冷工业气息的由机械装置制动,而非人力的工业电梯上出现,并试图铺就一道具有自然气息的“古老河床”,这本身就是个具有“超现实”意味的情境重叠。当然这个手法的使用一点不新鲜也事实上非常容易实现,但是却真实有效的使观者在步履其上的同时,产生一丝乱入或者代入的情境误差,尤其当隔壁的电扶梯正以正常的匀速持续工作时。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编舞”的终点是一个连接展厅的小露台,被装点得略有一些小情趣,与自展厅窄门里渗出的雾气接洽成顺理成章的过渡带。到目前为止,“声”的意义显然抽象。毕竟徒步攀爬的声响与电梯低频的机械声不可能构成碰撞,然而“声响”依然存在,只要有人、有运动的行为产生。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雾”是观者进入展厅的第一件作品。这件体量占据整个四楼空间的水雾装置所具备的“吞并”能力,在将人纳入其中的同时迫使观者封闭视觉,从而打开听觉——进入展厅,满眼满屋的雾使人看不见人,除了丈外的模糊的身影轮廓,唯一可以帮助辨识方位、同伴、和阻碍的只有声音,也只能依靠声音的指引去探寻这个不知道边界的空间之外的未知空间的位置和景观。也许有人会害怕,有人会兴奋,有人会因为未可知的环境有些焦虑,也有人会因为逐渐深入的黑暗产生短暂迷幻的错觉......这些都是隶属于个人的知觉体验,会造就不同的自我情境。然而,“迷雾”的自然景观被人工制造搬进美术馆空间,以一件情境装置的角色出现,其本身隐含的性质转换,却并不是一场大约持续5分钟的知觉体验可以实现效意的。是否能让观者意识到“自然与人为”的关系转变,显然不可能。但是知觉的调动是否有利于展览思想的建构,这是毫无疑问的。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终究,体验要比单纯的视觉满足更有效。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在雾中行走转入的持续暗黑的暗道空间,墙面上投影着仿佛负片处理的实时监控视频,好似雾景空间的投映再现。诡异的视觉观感加上处理过的低频杂音,乱入的情境体验有种超时空的穿越感,不至于迷乱,却难免疑惑:人看机器是一个外形和可碰触的实物体,机器看人是否就如这视频一般,是一个好似电波一样的数字轮廓,或者在他们的概念里,人其实就是数字?这种“穿越”的窒幻或者并不是艺术家的初衷,但是声音的作用役使感知觉的驱动。情境置换就此因为几处并不精致的视频影像而轻易实现。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细节》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雾-细节》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说破了并不有趣,可是当在那个空间里,假如细数自我的情绪,是否真的有人在未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能够完全没有瞬间的迷乱和疑惑?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示踪器》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示踪器》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漂浮着的,绑着无线麦克风的白色氢气球在整个通道空间里上下浮动的时候,除了见到的霎那有转瞬惊喜,这个空间最直观的体验或者是在场的所有参观者都会不自觉的寻找声源。而麦克风作为声音收集器在记录现场环境音的同时经由墙面上的一众音响实时播放同时再被记录再被同时播放的这个流转过程,使得这个空间在此中的关系,不再是人与空间,而是声音与声音。场刊中有个词——“定义”,用得很棒——以随机的声音定义了空间的本身。在这个以声音定义的空间里,观者的存在之于空间,不再是主客关系的对应,而始终从属于“环境”。即是说,任何人进入到这个空间,都不再是观者,而是环境的一部分。人作为环境而存在,与环境作为环境本身在此时对等了。有些形而上,但大部分观者在这个空间的体验也许或多或少会有些不明就里,甚至察觉到自身存在多余。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作品《示踪器-挂着麦克风的氢气球》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作品《示踪器-挂着麦克风的氢气球》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艺术家有意的调侃或者挑衅,而是从一开始强化观者自身的感受,到迫使观者调动知觉体验参与进作品,利用视觉和声音让观者产生情绪迷乱,而后抽离视觉的主导体验,以听觉的役动致使观者在这个空间失去主观的自我察觉,然后为下一件作品的打开做好角色渲染。这根本就是艺术家在执导的一部层层推进的“情景音乐剧”。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此地入耳》现场定制装置、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此地入耳》现场定制装置、混合媒介 2017
 
所以之于“此地入耳”,当观者在掀开铁链挂帘,进入一个仿佛沙地绿洲的“雀鸟生态园”的时候,惊喜只能是更甚。举目望去大片的黄沙地嵌着三三两两的绿植、168只斑胸草雀或飞或停,若干不规则放置于沙地与植物间的电贝斯、或隐或现的扩音器和效果处理器、事先准备好的背景和弦乐,构成了整个作品的所有部件。然后,表演开始。当雀鸟在受到一切外部环境影响下飞停在事先校好音准的贝斯琴弦上的时候,爪尖与琴弦的摩擦发出的声音在意料之外又计划之中地应和着和弦形成不同的拍次和节奏,声响由此丰富。就在此时此地,雀鸟成为这一空间的主体,观者是客体。但更准确的,或者应该说是具有客体属性的“环境”——雀鸟的“演出”是无意识的,观众的举止声响对于雀鸟的影响也是无意识的,但观者的观看是有意识的。于是,无意识反应被有意识反应进行干扰和重构,这才是使整个展览切题的关键。“人类如何与人工化的自然共存”、“构建一个生态,想象人类之后的世界”的议题,在这里才是真正意义地被展开,并得以探讨。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此地入耳》现场定制装置、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此地入耳》现场定制装置、混合媒介 2017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样的推进和呈现计划是在一个作为文化输出和知识生产的美术馆里实施,议题的本身才具有意义。如果换成了生态园、VR体验馆或者商业画廊,那么所探讨则不可能有效。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趋势》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趋势》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人在体验完这个展览之后便都能有后续的内容和思考产生?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就好像我在最后一个作品“趋势”的现场,望着那个蓝色的水池里两百多只大大小小的骨瓷碗随着水流飘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时,除了慨叹以这样的体量还原出一个梦幻悦耳的声乐现场之外,内心在清铃铃的声响里平静,跟着把前面看过的内容梳理了一遍,却无论如何没有办法在自我的认知系统里,在我设问的基础上,把这件作品与前面的内容进行逻辑性的对应,因为如果周而复始的理念作为展览推进和议题探讨的终结和回应,则其实无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周而复始的理念谙和并凸显了展览议题中所构建生态发展的规律。只是之于观众体验,或许“聆听”已经足够了。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趋势-细节》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趋势-细节》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回到开篇我自己的疑问,我没有办法明确是否如《生声不息》这般致力于强调“体验”的展览,在这个信息2.0的时代,从美术馆的社会角色角度对公众是有效的。而事实上,展览在相当大程度上仍旧是视觉呈现的产物,知觉体验可以成为深化及完善展览在内容输出和知识普及上的重要方式,却不可能完全脱离文本框架而单一存在。但是无论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必然驱动下,人的生活、观看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都截然不同的时代,体验的直观意识所产生的经历记忆,或者不仅仅是一种接收方式,也将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展览认知方式。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趋势》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趋势》现场定制装置 混合媒介 2017
展览展之2017年11月12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