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兵匡时“当代艺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检验市场是否回暖的时刻到了
北京匡时2017秋季拍卖会“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将于12月4日15:30、16:30依次举槌,“牛市”是否如约而至?对市场的期待又是否会如愿?你心中的那件作品又是否会有一个漂亮的价格?让我们周一见!
北京匡时2017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11月30-12月2日
拍卖时间:12月4日 15:30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
16:30 当代艺术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当代艺术
推荐作品一:刘炜《风景》——刘炜画风景最完美的阶段了

刘炜 《风景》 199×149cm 布面油画 2006
估价:RMB 4,500,000-5,500,000
王新友:这是刘炜从无厘头、玩世的情绪,转向隐晦、说不清的情绪的转型期作品,风景、肉体结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伍劲:刘炜从90年代初的人物题材为主的玩世现实主义转向风景的作品,此时正是比较完善的时期,接下来又是解构的时期了。这也是他画风景最完美的阶段了。这件作品既像风景,又不像风景,红色的土壤又好像和他的“肉系列”有点关联,刘炜制造了一个暧昧的场景,他是这方面的高手。
推荐作品二:周春芽《轻薄桃花逐水流》——应该会创下同系列作品的成交纪录

周春芽 《轻薄桃花逐水流》 254×360cm 布面油画 2010
估价:RMB 7,500,000-8,500,000
林松:周春芽的这件大尺幅的“桃花”,作为一件代表性作品,曾经参加了吕澎策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回顾展“改造历史”。整个画面色彩非常饱满,艳丽奔放,周春芽的通过借鉴抽象表现主义,又完全自然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书写性,彰显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周春芽在中国审美的语境下,借鉴了西方表现手法,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进行完美呈现。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对本土价值和语言的回归,周春芽在当代艺术史的位置会愈发重要。
伍劲:如果从市场的角度,今年很可能是“周春芽年”,今年他的一件“桃花”在匡时拍到一千四百万人民币。而在刚刚结束的香港佳士得,有一件“桃花”也拍到了近一千万港元。这件作品和刚刚提到的两件不可同日而语, 但其起码是一个有力的数据。这件作品尺幅巨大,参与过重要的展览,作品本身也非常有力量。如果没有意外,这件作品应该会创下周春芽同系列作品的成交纪录。
推荐作品三:王广义《后古典——马拉之死》——80年代难以绕开的作品

王广义 《后古典—马拉之死》 100×120cm 木板油画 1986
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伍劲:王广义现在不算市场的热门人物,但是八十年代的作品还是受到很多人追捧。尤其是美术馆级别的收藏,说到80年代,很难绕开王广义为代表的这类型的作品,应该会有专业的美术馆的收藏关注到他。
王新友:这是王广义在北方群体崛起时期的作品,画面中呈现出来并且很好地表达了当时比较寒冷的社会情绪。
推荐作品四:曾梵志《无题》——这件作品将笔触的叙情发挥到极致

曾梵志 《无题》 170×220cm 布面油画 2004
估价:RMB 2,600,000-3,600,000
李慧娜:读曾梵志的作品,总是解释不了很多,因为可以说的太多。相较“面具”还是直白的,“乱笔”似乎就是情绪本身。这件作品将笔触的叙情发挥到极致。但并没有完全脱离艺术家一贯的暗示性表现风格,在观众试图解读这些模糊的图像和代表性的颜色的同时,又被这些笔触暧昧的牵引着。2004年的作品,是“乱笔”系列的早期。
王新友:这是曾梵志由肖像绘画向风景绘画转型时期的作品,语言大气,色彩有味道,基本可见其创作转变过程。
推荐作品五:陈文骥《满意》——这类作品是市场上的热门

陈文骥 《满意》 197.5×351.5cm 布面油画 2009
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伍劲:陈文骥是符合今天大家喜欢的艺术思路,一方面足够简约,另一方面又有个人观念。总而言之这类作品是市场上热门的作品。
王新友:陈文骥把具象绘画推到了抽象与极简的地步,语言单纯而有力量,情绪把握稳准狠。是难得的很有品味的老资格艺术家。
推荐作品六:张晓刚《大坝》——这个系列的画面是积极的,流动的

张晓刚 《里和外—大坝》 300×500cm 布面油画 2008
估价:RMB 5,500,000-6,500,000
李慧娜:张晓刚的作品总是围绕着历史与回忆,记录方式是冷静甚至严肃的。“80后”对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不过我很喜欢“里与外”这个系列,我觉得这个系列的画面是积极的,流动的。社会主义大建设,全民“打鸡血”的场景,在艺术家固有的严肃画风下,有种陈旧质朴的气质。“大坝”这件作品也曾在张晓刚与北京佩斯第一个个展里的展出。
推荐作品七:张洹《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中国当代摄影比较活跃时期的重要作品

张洹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66.5×103cm 摄影 1995
估价:RMB 70,000-100,000
王新友:这是中国当代摄影比较活跃时期的重要作品,用极端的方式,表达有抗争意味的无意义。
推荐作品八:王岱山《枝蔓》——王岱山近三年的精品

王岱山 《枝蔓》 100×150cm 布面油画 2014
估价:RMB 240,000-340,000
伍劲:作为“80后”的写实绘画代言人,这件作品是王岱山近三年的精品,出现在拍场上也很令人意外。在一级市场没有太多流通就进到二级市场。写实画派在近来算是受冷落的时期,希望有自己判断的收藏家可以留心到此类作品。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
推荐作品九:吴大羽《无题—106》——中国抽象绘画的一代祖师

吴大羽 《无题—106》 51×36.5 cm 布面油画 约1980年
估价:RMB 5,500,000-6,500,000
伍劲:吴大羽成为焦点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在今天依然是一个亮点。大家对抽象绘画的认识有提升,大家重新看到了吴大羽。我觉得他基本算是中国抽象绘画的一代祖师,并且留存的作品很少,所以一画难求。
推荐作品十:苏天赐《江南》——非常有诗意,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点

苏天赐 《江南景色》 56×56cm 布面油画 1998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伍劲:北方有罗尔纯,南方有苏天赐,苏天赐是林风眠的嫡系子弟,并继承了老师的这条线索,跟林的其他几个学生赵无极、朱德群的差别是,苏天赐和吴冠中两位留在国内的艺术家都坚持了不离开现实的美学线索,苏天赐有大量的关于南方风景的绘画,非常有诗意,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点。以油画的方式来做写意绘画,苏天赐和罗尔纯都是第三代绘画家里面走得最深入的。
推荐作品十一:罗尔纯 《泊(柯桥水乡)》——使用了表现主义的方法,但又和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

罗尔纯 《泊(柯桥水乡)》 60×50cm 布面油画 1989
估价:RMB 200,000-350,000
伍劲:罗尔纯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开拓者,跟他的老师颜文樑走了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罗尔纯使用了表现主义的方法,他大量地使用线条,但又和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他肯定启发了很多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如何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更远。
推荐作品十二:黄显之《修建水库》——非常珍贵难得的集大成代表作品

黄显之 《修建水库》 54×79cm 布面油画 1963
估价:RMB 80,000-120,000
林松:在二十世纪油画部分里面,我觉得黄显之的两幅作品都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流传的非常少,美术史对他的研究也不够,是严重被低估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早年留学巴黎,回来后出任中央艺术大学教授,后来是南京艺术大学的系主任。他留学的时候,学习欧洲的印象派,回来以后又和中国传统绘画相碰撞、相融合,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像这次上拍的《修建水库》,虽然尺幅不是很大,但画出了气势很大的劳动场面,热火朝天,云蒸霞蔚。用笔简约大胆、明快,无论是人物,还是山崖、树木,寥寥数笔,画得非常精准、轻松,能够看到他高超的绘画技艺。所以,印象派的笔法融合中国民族画的诗意的表达方式,辅以精准的构图和布局,是非常珍贵难得的集大成的代表作品。
推荐作品十三:黄显之《有玻璃果盆的静物》——率真奔放的书写性笔法

黄显之 《有玻璃果盆的静物》 54×64cm 布面油画 1940
估价:RMB 80,000-120,000
林松:黄显之四十年代的《有玻璃果盆的静物》跟前面的《修建水库》相对比,正好一动一静,《修建水库》动感十足,场面宏大;《有玻璃果盆的静物》完全展现了他非常严谨的布局和构图,再次见证了他率真奔放的书写性笔法。特别是玻璃器皿这种黄色的折射,还有紫色罐子,除了本身坚实的造型和对紫色的调配,它对周围环境色的反光、空间氛围拿捏得非常精准。画面构图集中,突出了三个静物,把背景和桌子都放在非常轻松的节奏,可以看到这种虚实和整个画面诗意的追求,是非常好的作品。无论是从黄显之的油画,还是他创造的结合西画表达方式的水墨作品,都可以看出他是中国美术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一位艺术家,非常值得梳理,他的美术史价值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步地展现出来。
推荐作品十四:古元《太湖渔村》——非常中国式的水彩画法,前无古人

古元 《太湖渔村》 27×39cm 纸本水彩 1960
估价:RMB 80,000-120,000
伍劲:很多名人都画过太湖,如苏天赐,古元画的太湖非常有个人特点,他用非常中国式的水彩画法,这种样式是前无古人的。
推荐作品十五:徐悲鸿《祝家声 素描人物》——徐悲鸿重要作品的练习稿

徐悲鸿 《祝家声 素描人物》 30×22 cm 18×29 cm 23×30cm 21.5×30cm 30×23cm 22×30cm 19×29cm 纸本素描 1928-1930
估价:RMB 280,000-380,000
伍劲:来源于徐悲鸿重要作品的练习稿,徐悲鸿的油画在市场上基本绝迹,靠谱的素描也不多。这件作品还是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