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三展齐发 理性与抽象不谋而合
左起为:艺术家于林汉、策展杨鉴、艺术家李文光、策展赵小丹、艺术家张德建、现场嘉宾、蜂巢负责人夏季风、开幕主持秀秀
4月16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同时开幕“形式的意味:张德建绘画三十年”、“蜂巢·生成第二十五回:轻杂音 于林汉个展”、“李文光”三个展览,不谋而合的是,三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暗含了“理性、抽象”的创作风格。
形式的意味:张德建绘画三十年
《无题15-4》 140×160cm 布面丙烯 2015
《无题16-3》 140×320cm 布面丙烯 2016
1952年出生的张德建与绝大多数学院背景出身的国内画家相似,“苏派”写实体系的影响举足轻重,然而随着90年代艺术家个体绘画意识的觉醒,张德建从具象写实切入绘画实践中。本次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转变痕迹——以抽象表现具象,或是光线透过玻璃窗的投射、或是窗帘不起眼的一角,经过他对体量感和物象冲击力的消解,具象事物通过抽象形态潜在展现出来,在艺术家看来,“这种再造旨在激发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无题12-1》 140×160cm 布面丙烯 2012、《无题12-2》 140×160cm 布面丙烯 2012、《无题12-3》 140×160cm 布面丙烯 2012
《无题09-5》 160×140cm 布面丙烯 2009、《无题09-4》 160×140cm 布面丙烯 2009
现场展出的张德建的作品手稿
于林汉和李文光两位艺术家则分别是90后和85后年轻艺术家,其作品中所表达的理性思维各有其特点。
蜂巢·生成第二十五回:轻杂音 于林汉个展
于林汉的创作顺延肉身经验与行事逻辑,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抗与消解当中的再生产形式,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冷静节制的作品同样使观者体悟到在看似稳定与理性的状态之中掩盖不住的不安情绪和微微破绽。这也令于林汉的创作充满了不可多得的个性和实验意义。
痕迹和错版式的表现形式是于林汉作品的一大特色
现场大尺幅的展览作品
小作品的集合 来自艺术家思维意识里对“医院”复杂而冰冷的印象
如果说于林汉的创作中还略带个性情绪,那么李文光所展示出来的则可用绝对理性来形容,严谨公式的存在和纯粹数理逻辑的偏向令作品无可挑剔,红蓝及灰黑色的使用则更增添一层沉重的质感。展场的背景以黑色弹线绘制的格子墙与作品的创作逻辑相契,平铺于地上的40块等大瓷砖作品与现成品相结合呈现出诉诸生活、诉诸日常的精准化体验,纯粹的理性在这次展览中无懈可击。
李文光个展
《5-10》 140×199cm 中性水笔、油彩、明胶、树脂、布面纸本拼贴 2017
《5-5》 110×80cm 中性水笔、油彩、明胶、树脂、布面纸本拼贴 2016、《5-6》 110×80cm 中性水笔、油彩、明胶、树脂、布面纸本拼贴 2016
作品中的公式
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无形中互相衬托对应,营造了一场充满理性与抽象的视觉盛宴。
李文光“浴室”题材的装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