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专心做画廊
“武汉有希望”,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这样跟记者说。面对今年艺术市场的寒冬,美术文献艺术中心选择了低调做自己的态度,刘明表示现在美术文献纸媒和艺术中心运营已经分开,定位也更加明确。2012年初在为签约艺术家陈波作完个展之后,2012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还正在策划刘野的个展。
“刚开始时确实有些冲动”,刘明对记者说,2004年成立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在早期做过很多展览。比起当时的活跃,现在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显得安静了许多。在刘明看来当时属于刚起步阶段,外部艺术生态也不完整,有些展览不加选择,同时定位也不明确,做了很多非盈利项目。
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现在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步子迈的更加稳健,现在平均两个月一个展览。“如果美术文献垮了,我相信武汉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再来开画廊”,刘明认为正是美术文献的这种坚持为武汉其他艺术机构树立了榜样。现在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更像是中部当代艺术的一个中转站,代理本地艺术家,和外地艺术合作,通过博览会向外输出好的湖北当代艺术。据刘明介绍,目前湖北本地藏家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藏家构成中已达到了30%。
2011年,武汉当地的一个房地产商张罗了一个名为“买的起的艺术节”的活动。像这样靠低价来培养藏家的项目,刘明在2005年就尝试过了:5000元以下,尺幅不限、材料不限的“限制与自由”在当时吸引了包括曾梵志、周春芽、石冲在内的大牌艺术家的支持。“5回‘限制与自由’确实培养了一些武汉本地初次参与当代艺术的收藏者”,刘明说,但打开一个地区的市场光靠几次展览是远远不够的。在刘明看来单枪匹马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2年,刘明希望更自然的做展览,2012年除了上面提到的为刘野做个展之外,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还将为湖北本地的一位艺术家做个展,此外作为中部地区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明年还将策划第三届美术文献提名展。
作为曾梵志的早期合作伙伴,美术文献也一直得到了曾梵志的支持。但对于外界关于美术文献靠卖曾梵志存货为济的说法,刘明否认此事,在他看来没有一家画廊能靠某一位艺术家维持。但另一方面,他也承认美术文献艺术空间早期收藏了不少好作品,刘明表示现在艺术中心现在也想提升自身的品质,考虑这批作品该如何研究。
批评家吕澎在微博中表示2012年他的期待就是“要艺术”,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圈如何让艺术回归艺术反而成了一个问题。在当代艺术的中间地带生长出来的艺术生态可能反映了我们温带国家当代艺术真实面貌,没那么冷没那么热。迎来了第8个年头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低调除了外部环境的限制之外,反倒更可能是一种心平气和。
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现在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步子迈的更加稳健,现在平均两个月一个展览。“如果美术文献垮了,我相信武汉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再来开画廊”,刘明认为正是美术文献的这种坚持为武汉其他艺术机构树立了榜样。现在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更像是中部当代艺术的一个中转站,代理本地艺术家,和外地艺术合作,通过博览会向外输出好的湖北当代艺术。据刘明介绍,目前湖北本地藏家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藏家构成中已达到了30%。
2011年,武汉当地的一个房地产商张罗了一个名为“买的起的艺术节”的活动。像这样靠低价来培养藏家的项目,刘明在2005年就尝试过了:5000元以下,尺幅不限、材料不限的“限制与自由”在当时吸引了包括曾梵志、周春芽、石冲在内的大牌艺术家的支持。“5回‘限制与自由’确实培养了一些武汉本地初次参与当代艺术的收藏者”,刘明说,但打开一个地区的市场光靠几次展览是远远不够的。在刘明看来单枪匹马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2年,刘明希望更自然的做展览,2012年除了上面提到的为刘野做个展之外,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还将为湖北本地的一位艺术家做个展,此外作为中部地区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明年还将策划第三届美术文献提名展。
作为曾梵志的早期合作伙伴,美术文献也一直得到了曾梵志的支持。但对于外界关于美术文献靠卖曾梵志存货为济的说法,刘明否认此事,在他看来没有一家画廊能靠某一位艺术家维持。但另一方面,他也承认美术文献艺术空间早期收藏了不少好作品,刘明表示现在艺术中心现在也想提升自身的品质,考虑这批作品该如何研究。
批评家吕澎在微博中表示2012年他的期待就是“要艺术”,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圈如何让艺术回归艺术反而成了一个问题。在当代艺术的中间地带生长出来的艺术生态可能反映了我们温带国家当代艺术真实面貌,没那么冷没那么热。迎来了第8个年头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低调除了外部环境的限制之外,反倒更可能是一种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