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白,香格纳北京十年诚挚献礼
香格纳北京画廊自2008年成立迄今已有十年之久。在十年的节点上,香格纳北京决定举办艺术家群展,这不仅是对艺术家作品的重新回顾与展示,更是画廊自身对于过往十年的总结。“闪白”一词来源于摄影术语,意为拍摄中间所停留的空白间隙。

梁绍基 《平行隧道》2014
梁绍基在2014年的作品《平行隧道》依旧采用他喜欢的“蚕丝”媒材,大小两个薄如蝉翼的同心圆似层层推进的时空隧道,暗喻着时间的不断前进。而此次香格纳北京的十年跨度总结,与平行隧道的时间观念相似,所以这件作品也被放置在闪白群展的入口处。

“闪白”展览现场

群展《闪白》呈现来自陈维、陈晓云、丁乙、耿建翌、韩锋、蒋鹏奕、李然、李山、梁绍基、刘唯艰、刘晓辉、刘月、迈克尔·迪恩、徐震®、欧阳春、孙逊、唐茂宏、邬一名、杨福东、余友涵、张恩利、赵洋等二十多位艺术家的近三十件作品,涵盖绘画、装置、雕塑、摄影、录像等展出形式。

“闪白”展览现场

刘唯艰 《仙鹤的舞台与舞台上的仙鹤》 布面丙烯 2017
刘唯艰描述了两只仙鹤在纸醉金迷的舞台上,并不享受也不快乐,有点不知所措或心慌。艺术家将舞台暗喻现实中的名利,仙鹤暗喻理想主义文人,探讨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迈克尔·迪恩 《LoLLoL(暂定名称)》 203×98×70cm 雕塑 2018
迪恩的这件雕塑作品曾在香格纳上海的艺术家个展中出现。他为其取名为《LoLLoL(暂定名称)》全称为“laughing out loud", or "lots of laughs”,表示笑得很开心的样子,是网络常用的缩略语,与胶带上出现的文字“哈哈哈”形成对照,构建实体空间的材料-水泥钢筋在虚拟世界中经由艺术家之手转化为以“LOL”为代表的海量的表情符号。进入展厅空间的那一刻,实际上是进入了艺术家以现实世界的材料与虚拟的表达方式合体构成的既虚拟又现实的空间。作为核心视觉元素,这些形态各异的非传统雕塑作品,看似佝偻或谦卑的人物轮廓或来自于艺术家家人的手指、拳头的造型,皆融入了艺术家对焦灼的内在城市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捕捉以及表达。

耿建翌 《之所以为经典》系列 2000
艺术家耿建翌的工作特征在于对各类现形式进行毫不妥协的抵抗。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他就开始试图广泛运用各种技术来助长这种抵抗——包括各种形式的绘画性转绎、着色、拓印、摄影、和影片式转换,化学变化和文本并置——这些显著的隔离效应使得达至确切意义的努力被不断削弱。

张恩利 《礼物》 布面油画 2008 《曲别针》 布面油画 2018
张恩利此次展出的两件作品的时间跨度恰好为十年。左边的《礼物》在色彩及波厚度方面虽然与《曲别针》的风格类似,同属表现主义且带有中国水墨画的形式,但依然能看出具象物体;而十年之后的《曲别针》更类似伴随着情绪不断波动的抽象绘画,从两幅作品的前后对比可以看出艺术家的十年轨迹演变。

欧阳春 《狂想曲》 180×190cm 布上油画 2018
欧阳春将此件作品命名为《狂想曲》是因为儿时的经历,里面就是他小时候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自己说的一些胡言乱语和被打乱的曲子音符,这深深的烙印在他的意识中,以至于到现在他还会无意识的去哼唱那首曲子,于是他将音符一圈一圈地写在了画布上,与儿时的记忆形成对照。

“闪白”展览现场
除了一楼的三个展厅,此次群展的部分作品也被设置在画廊二楼空间,与会客室、厨房以及办公区域形成独立场域。

“闪白”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8月31日。